快学网 > 古诗词 > 古文典籍 > 冰鉴·神骨鉴·总论神骨

冰鉴·神骨鉴·总论神骨

 作者:曾国藩  更新日期:2011-04-07
一身精神,具乎两目;一身骨相,具乎面部。他家兼论形骸,文人先观神骨。 语②云:“脱谷为糠,其髓斯存。”③神之谓也④。“山骞不崩,唯石为镇。”⑤骨之谓也。一身精神,具乎两目⑥;一身骨相,具乎面部⑦。他家兼论形骸,文人先观神骨⑧。开门见山,此为
一身精神,具乎两目;一身骨相,具乎面部。他家兼论形骸,文人先观神骨。

语②云:“脱谷为糠,其髓斯存。”③神之谓也④。“山骞不崩,唯石为镇。”⑤骨之谓也。一身精神,具乎两目⑥;一身骨相,具乎面部⑦。他家兼论形骸,文人先观神骨⑧。开门见山,此为第一⑨。

【注释】
①神骨:就是“神”和“骨”。这里的神,不是人们常说的“精神”,而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状态,是由人的意志、个性、学识、修养、气质、体能、风度、神态和社会阅历等构成的一种综合体,往往通过一个人的音容笑貌、言谈举止、行为动作,特别是被称为“心灵的窗户”的眼睛表现出来。“骨”,并非现代人体生理解剖学所说的骨骼系统,而主要是指人的头部,凭眼看得见、用手摸得着的所谓“九骨”,即颧骨、驿马骨、将军骨、日角骨、月角骨、龙宫骨、伏犀骨、巨鳌骨和龙角骨。这里要注意的是,曾国藩在《冰鉴》里所要讨论的“九骨”与通常所谓的“九骨”不同,这里的“九骨”是指天庭骨、枕骨、顶骨、佐串骨、太阳骨、眉骨、鼻骨、颧骨和项骨。《冰鉴》将“骨”与“神”并列,足见曾氏对“骨”的重视。
②语:这里指的是谚语、成语或俗语。
③脱谷为糠,其髓(suǐ)斯存:脱,去掉,即碾去或舂掉。谷,指谷子、稻谷等。髓,本指骨髓,这里取其喻义精华的意思,实指“米”。斯,助词,无义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把谷子或稻谷的外壳碾去,虽然产生了一些谷糠,然而谷的精华,也就是米,仍然存在,其本质并未改变,也不会丢失。
④神之谓也: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就是事物的精神。
⑤山骞(qiān)不崩,唯石为镇:骞,损;亏。这里指泥土的脱落流失。崩,崩裂;倒塌。《诗经·雅·天保》:“如南山之寿,不骞不崩。”镇,支撑以保持稳定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尽管高山上的泥土经常流失,却不会倒塌,正是由于坚硬如钢铁的岩石在那里支撑着,使它得以保持稳固。
⑥一身精神,具乎两目:具,体现;流露;表露。乎,于;在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一个人的精神状态,都集中表现在两只眼睛上。眼睛有“心灵的窗户”之称。
⑦一身骨相,具乎面部:这两句的意思是: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与否,都集中呈现在面部。
⑧他家兼论形骸(hái),文人先观神骨:他家,和“文人“相对。“文人”在这里特指中国传统社会里具有文化知识素养的儒士。“他家”则是指像工人、农民、商人、军士等各类人员。兼,同时。形骸,这里指人的躯体及其形骸。
⑨开门见山,此为第一:开门见山,这里曾国藩把“神”和“骨”喻作两扇大门,把人的命运喻为门外显而易见的大山,认为只要看了人的“神”和“骨”,就等于打开了人的命运之“门”,可以测知人的命运了。此为第一,“此”在这里不是指本篇,而是指“神”和“骨”,“此为第一”意思就是说“神骨”是观人的第一要诀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骨骸形貌,犹如两扇大门,而其命运则犹如大门外面的一座高山,只要打开精神和形骸之门,就能测知人的内心世界。

【译文】
俗话说:“去掉稻谷的外壳,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,但稻谷的精华——米,仍然存在着,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失。”这个精华,用在人身上,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。
俗话又说:“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失,但它却不会倒塌破碎,因为它的主体部分是硬如钢铁的岩石,不会被风吹雨打去。”这里所说的“镇石”,相当于一个人身上最坚硬的部分——骨骼。
一个人的精神状态,主要集中在他的两只眼睛里;一个人的骨骼丰俊,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张面孔上。像工人、农民、商人、军士等各类人员,既要看他们的内在精神状态,又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。作为以文为主的读书人,主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丰俊与否。精神和骨骼就像两扇大门,命运就像深藏于内的各种宝藏物品,察看人们的精神和骨骼,就相当于去打开两扇大门。门打开之后,自然可以发现里面的宝藏物品,从而测知人的气质了。两扇大门——精神和骨骼,是观人的第一要诀。

【智慧解析】
人逢喜事精神爽,但这里所论的“神”,不会因人一时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大的变化。貌有美丑,肤色有黑白,但这些都不会影响“神”的外观,换句话说,“神”有一种穿透力,能透过人外貌的干扰而表现出来。比如人们常说“某某有艺术家的气质”,这种气质,不会因他的发型、衣着等外貌的改变而完全消失。气质,是“神”的构成之一。
“神”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而空空地存在,它肯定有所依附。这就是说“神”为“形”之表,“形”为“神”之依,“神”是蕴涵在“形”之中的。“形”是“神”存在的基础,与“神”的外在表现紧密相关。如果“神”是光,“形”就是太阳和月亮,日月之光放射出来普照万物,但光又是深藏在日月之中的东西,它放射出来就是光。这就说明:“神”藏于“形”之中,放射出来能为人所见,如光一样;“形”是“神”的藏身之处,但又与“神”有着千丝万缕、分割不开的物弦关系,“神”必须通过“形”来表现。这种复杂的关系,说明日常观人时,既要由“神”观“形”,又要由“形”观“神”,二者相反相成、相辅相依,不能完全割离开来、单独地看。
《冰鉴》中所言的“骨”,并不是现代人体解剖学意义上的骨骼,而是专指与“神”相配,能够传“神”的那些头面上数量不多的几块骨。“骨”与“神”的关系也可以从“形”与“神”的关系上来理解,但“骨”与“神”之间,带有让人难以捉摸、难以领会的神秘色彩,一般读者往往难于把握,只有在实践中自己去多加体会。
为了比较形象地说明“神”和“骨”,曾国藩用了两个比喻,以便读者能充分地理解两者的奥妙。
稻谷的精华是米,米蕴藏在壳内,碾壳成糠,皮去掉了,精华犹在,也才有用。米未随糠去,因而“神”也不会因“形”(相貌等)有什么消失。“神”与“形”,犹如“米”与“糠”。所以说“脱谷为糠,其髓斯存”。
“骨”外面有皮有肉,如高山之上有土有沙。骨骼是人体框架的根本支柱。骨之与人体,犹山石之与泥土。泥土脱落流失,但山石岿然屹立,仍足以见其雄壮;人体相貌即使有什么损伤缺陷,但骨之丰俊神韵不会改变,仍足以判断人的显达。所以说“山骞不崩,唯石为镇”。
人们常用“双目炯炯有神”来描述一个人的精力旺盛、机敏干练。从这儿就会发现“目”与“神”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按中医理论,眼睛与肝和肾是相通相连的。一个人肝有病变,从眼睛就可以看到一些征兆。如果一个人双目有神、精光暴露,熠熠生辉,表明肾气旺盛,身体状况良好,是健康的标志;反之,则表明精神状态不佳,缺乏活力,难以集中精神工作。
人的喜、怒、哀、乐、爱、恶、欲、痛等各种感受欲望,都会从眼睛中流露出来。甚至人的智愚忠奸、贤不肖明浊,都能通过眼睛看出一点名堂来。因此,眼睛是观察一个人各种品质的指路牌。
因为人的体能相貌,是由骨、肉内外联结而成的,骨与骨的连络,肉与肉的板结,骨与肉的内外包合,统一构成了人的外在形貌。由于骨起着框架和支撑作用,因而“骨”相的优劣,成为人的体貌美丑的首要因素。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,是人的指挥系统,头部骨骼的优劣,又成为整体骨骼优劣的“首长”。传统医学认为,头为群阳会集之府,五行正宗之乡,头骨为整体骨骼的代表,面骨又是头骨的代表,因而面骨之优劣能鉴头骨之优劣,进而可鉴全身骨骼之优劣。正是出于这个理论,《冰鉴》有云:“一身骨相,具乎面部。”
观人的“神”、“骨”,犹如门外的大山,门既打开,山势自然可见。山势既幽深,必有来龙去脉;既雄伟,必有深根厚基。自此喻人之命运,其优劣高下,不言自明。

【智慧典例】

曾国藩评鉴江忠源
江忠源,字常孺,号岷樵,湖南新宁人。他本是读书人,后成为湘军中很有代表性的文人勇将。1848年,江忠源开始办团练,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还早三年,而曾国藩也是1853年才开始办团练的。江忠源办团练,是为镇压新宁县的青莲教起义。青莲教首领雷再浩率众起事,江忠源率乡里团练,一役即将雷再浩剿灭。由此江忠源授七品知县,往浙江任职。
江忠源本在湖南偏僻山中读书,因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北京,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去拜见曾国藩。见面后,两人谈得很投机,曾国藩也赏识江忠源的才华。江忠源告辞时,曾国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离去,直到他走出门外。
曾国藩对左右人说:“这个人将来会立名天下,可惜会悲壮尽节而死。”
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后,1852年,江忠源带兵进驻广西,奔赴广西副都统乌兰泰帐下,准备狙击节节胜利的太平军。曾国藩知道后,从北京给江忠源写信,坚决反对他投笔从戎,认为他投笔从戎“则非所宜”。他还动员朋友劝阻江忠源,认为“团练防守”即为文人本分,他率兵去广西,就是“大节已亏”。曾国藩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江忠源投笔从戎,旁人以为是他“爱人以德”,不愿文员夺武,但是否与他认为江忠源“会悲壮尽节而死”有关呢?可惜曾国藩未在书信、日记中提及此事。
江忠源与太平军的第一次作战就大获成功。他率军在广西蓑衣渡设伏,重创太平军,太平军早期领袖南王冯云山即牺牲于此役。江忠源因此以善带兵而名闻朝廷。随即,江忠源乘胜追击,连战连捷,声名显赫,终由七品知县迅速升迁至安徽巡抚。
1854年,太平天国勇将、翼王石达开率兵迎战曾国藩湘军。江忠源防守庐州,被太平军围困,城破,江忠源苦战力竭后,溺水而死。
曾国藩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江忠源会“立名天下,当悲壮尽节而死”,现在已无从考证;但可以肯定的是,注视良久,肯定与察神有关,“文人先观神骨”意义非常。
任何一位领导人,在考察人物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禀赋。不如此,不足以成就大事。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,领导人必须会鉴别人才,然后才能组建强有力的核心首脑集团,带领社团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。
纵观古今人物,身为团体领导人,唯有曾国藩留下了一套鉴别人才的非常系统的学问——《冰鉴》。唐代的袁天罡,宋代的陈抟,都是鉴别人物的高手,但他们都不是世俗中人,偏僧偏道,游于山水之间,过着神仙般的生活。而曾国藩秉承“兼善天下”的思想,却从未打算要归隐山林。他祖父也是鼓励他要竭尽血诚效忠朝廷的。
曾国藩这套鉴别人才的学问,影响不小,与民间流传的相学也区别甚大。相学是静态考察,易流于机械主义,而且宣扬命运天授思想,看不到个人努力的作用,还从面相中定人一生富贵。人的富贵荣华,受家庭、历史条件、个人奋斗等多种因素影响,仅凭相貌来定,少掉了许多依据,也违反了科学规律。曾国藩鉴别人才,一个核心思想是从他的相貌、言语、行动特征来考察其思维和做事的方法,从而判断他才能的大小,以此确定他适合担任什么工作,结果如何等。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