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学网(KXUE.com) | 古诗词
《冰鉴·声音鉴·论音》全文欣赏
冰鉴·声音鉴·论音 作者:曾国藩

音者,声之余也,与声相去不远,此则从细曲中见耳。贫贱者有声无音,尖巧者有音无声。
音者,声之余也①,与声相去不远,此则从细曲中见耳②。贫贱者有声无音,尖巧者有音无声,所谓“禽无声,兽无音”是也③。凡人说话,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④。开谈多含情,话终有余响,不唯雅人,兼称国士⑤;口阔无溢出,舌尖无窕音,不唯实厚,兼获名高⑥。

【注释】
①音者,声之余也:这里所谓的“音”,如前所述,其实就是声的余韵,所以说是“声之余”。
②与声相去不远,此则从细曲中见耳:去,离;距离。细曲,细微的地方。见,呼见并区别开来。耳,罢了;而已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其实,音与声差不多,它们的差别从细微的地方还是可以听出来的。
③贫贱者有声无音,尖巧者有音无声,所谓“禽无声,兽无音”是也:贫贱者有声无音,是说贫贱者说话声音粗野,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是“有声无音”。实则,这里只能理解为贫贱者的声音往往缺乏文雅的韵味和温文的情致。尖巧者有音无声,所谓“尖巧者”,就是善于伪装虚饰的人,这种人圆滑世故,八面玲珑。“尖巧者”行事往往小心谨慎,说话自然是慢声细气,所以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是只有“音”而无“声”。禽无声,兽无音,是说鸟鸣嘤嘤呢喃,绵曼而无壮气,属于“无声”者,兽吼嗷嗷突兀,粗野而不文雅,属于“无音”者。这四句话的意思是:贫穷卑贱之人说话有声而无音,圆滑尖巧之人说话有音而无声,俗话所谓的“鸟鸣无声,兽吼无音”就与这两种情形类似。
④凡人说话,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:凡人,普通人。声散在前后左右,由于“声主‘张’”,声音由空气传播,形成音波,散布在空中即前后左右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一般人说话,其实不过是一种声响散布在空中而已。
⑤开谈多含情,话终有余响,不唯雅人,兼称国士:开谈含情,指说话的时候,一开口情在声中,声中含情,这是说“声”发于“情”,语态自然而真诚。这句说的是佳“声”,佳“声”的特点是“多含情”。话终有余响,指说话的时候,话虽已尽,余韵仍在空中回响。这是说“音”清韵远,令人回味无穷。这句话说的是佳“音”,佳“音”的特点是有余响。不唯,不只;不仅。雅人,文雅之人。国士,国家或社会名流。这四句话的意思是:说话的时候,一开口就声中饱含着情,语态自然而真诚,话说完了,余音仍在空中缭绕,令人回味无穷。这种人不仅是温文尔雅之人,而且称得上社会名流。
⑥口阔无溢出,舌尖无窕音,不唯实厚,兼获名高:口阔,嘴宽大。溢出,指声未动而气先出,说话粗声大气。舌尖,指说话轻巧流利。窕,通“佻”,轻佻,即轻浮而不严肃。实厚,内里素养深厚。这四句话的意思是:说话的时候,即使口阔嘴大,却不声未发而气先出,即并不粗声大气,即使轻巧流利,也无矫造轻佻之音,即并不拿腔拿调。这不仅表明其人内心中素养深厚,而且预示其人将会获得盛名隆誉。

【译文】
音,是声的余波或余韵。音跟声相差并不远,它们之间的差异从细微的地方还是可以听出来的。贫穷卑贱的人说话只有声而无音,显得粗野不文;圆滑尖巧的人说话则只有音而无声,显得虚饰做作。俗话所谓的“鸟鸣无声,兽叫无音”,说的就是这种情形。普通人说话,只不过是一种声响散布在空中而已,并无音可言。如果说话的时候,一开口就情动于中,而声中饱含着情,到话说完了,还有余音未约,则是温文尔雅的人,而且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名流。如果说话的时候,即使口阔嘴大,却声未发而气先出,即使口齿伶俐,却又不矫造轻佻,这不仅表明其人自身内在素养深厚,而且预示其人还会获得盛名隆誉。

【智慧解析】
《礼记》中谈到内心与声音的关系。《礼记·乐记》云:“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。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声相应,故生变。”
不但声音与气能结合,也和音乐相呼应。因为声音会随内心变化而变化,所以:
(1)内心平静声音也就心平气和;
(2)内心清顺畅达时,就会有清亮和畅的声音;
(3)内心渐趋兴盛之时,就有言语偏激之声。
这样不就可以从一个人的声音判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了吗?有关这方面知识,《逸周书·视听篇》讲到四点值得研究:
(1)内心不诚实的人,说话声音支支吾吾,这是心虚的表现;
(2)内心诚信的人,说话声音清脆而且节奏分明,这是坦然的表现;
(3)内心卑鄙乖张的人,心怀鬼胎,因此声音阴阳怪气,非常刺耳;
(4)内心宽宏柔和的人,说话声音温柔和缓,如细水常流,不紧不慢。
《大戴礼记·少问篇》记载:“商汤通过声音选取人。”《文王官人篇》“六征观人法”中有“听声处气”的办法。刘劭《人物志·九征篇》亦曾经涉及过声音取人之法,这里按先后排列如下:
《文王官人篇》认为,天地最初的元气产生万物,万物产生后自然有各种声音,而声音有的刚烈,有的柔和;有的混浊,有的清脆;有的美好,有的丑恶,而刚柔、清浊、美恶都产生于声音本身。心性华丽夸诞的人,发出的声音就漉宕发散;心性柔顺的人,发出的声音就柔顺而有节制;心性卑鄙乖戾的人,发出的声音就嘶哑而丑恶;心性宽缓柔顺的人,发出的声音温和而又美好;贞信之气中正简易,仁义之气舒缓和悦,智能之气简练悉备,勇武之气雄壮直率。因此要聆听其发出的声音,判断具气质的类型。
《人物志·九征篇》认为:容貌颜色的变化动作,是由于心气的作用,而心气的外在表现则是声音的变化。人的气息结合则形成声音,声音和旋律节奏相适应,有的声音听起来有中和平缓的气象,有的声音听起来清雅流畅,有的声音听起来回旋荡漾。
人的声音,如同人的心性气质一样,各不相同。通过人的声音来判断人的心性气质,人的聪慧愚笨、贤能奸邪就可以判断出来了!成年人固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人的道德品行,即使婴儿小孩,精血虽未充实完备,但是其才气性情的美好丑恶,也很容易被有识之士看破。《春秋左氏传》记载鲁昭公二十八年,伯石刚生下来时,子容的母亲去告诉婆母说:“大伯母生了一个儿子!”婆母要去看望,走到厅堂时,听到伯石的声音便掉头而回,说:“是豺狼一样的声音!狼子野心昭然若揭,这恐怕要亡掉羊舌氏家族了!”于是没有看望伯石,而后来杨食我(即伯石)果然帮助祁盈覆灭了羊舌氏宗族;又记载,楚国司马子良生下的儿子越椒,子文说:“这孩子长得虎臂熊腰,而发出的声音如同豺狼一般,如果不杀掉他,将来他一定毁掉若敖氏家族。”子文的预测后来也被证实。《晋书·桓温传》记载,桓温生下来不满一周,太原人温峤看见桓温说:“这孩子骨相奇特,容貌非常,再让哭一声看看!”等听到桓温的哭声,温峤便说道:“这真是一个英雄人物!”后来桓温果然以雄武之才专擅东晋朝政,甚至想窃取东晋的江山。这都是明显的例证。听声察音的说法,古人很少谈及,很难准确地解释,但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事实是:男人生性气质刚强,所以声音就舒缓粗壮;女子生性气质柔和,所以声音就温润和蔼、美丽媚人;年龄大的人心力已衰耗殆尽,所以其声音就松弛和缓;而婴儿幼童心气刚刚充实饱满,所以其声音就迅疾爽脱,其他的仅此类推,也可以大致了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