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学网(KXUE.com) | 古诗词
法宣
法宣简介

   法宣(公元434——516年),俗姓王,剡(今浙江省嵊县)。父亲王道寄,信奉佛法,经常把小法宣带到寺庙,焚香拜祷。小法宣耳濡目染,七岁开始,就产生了出家做尼姑的念头,从此吃素持斋,一心清净,完全不像个孩子。

【生平】
  法宣十八岁时,已经把整部 《妙法莲华经》 ,读得滚瓜烂熟,对于经时里的要旨,如数家珍,有时偶而给别人讲解段落,往往把个中的三昧精义,分析得细致入微,头头是道。也就从这时开始,不知何故,法宣不管是坐是睡,隐然有帐盖遮覆,叹为奇迹。
  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。邻里间看到法宣长大,出落得眼明睛亮,腮染桃晕,就不断有人找上门来,主动说媒。做父母的几次三番问她:“女儿啊,你已长大成人,该嫁了。如果早早嫁户合适人家,做父母的也好了却一桩心愿。隔壁张大嫂几次前来说亲,对方年少才高,人品也好,你看怎样。”
  法宣听后说道:“女儿不孝,没能顺从爹妈心愿。不过爹妈信佛,不如让女儿削发出家,一定功德很大。再加这样以后,人家就不会再来说媒,也好还两老清净。”
  几天以后,爹妈商量下来,又再三让女儿慎重考虑。结果法宣出家之意已定,无可挽回,所以做父母的,非但不再劝说,反而主动带着法宣,来到当时齐明寺尼师德尼那里,出家为尼。
  法宣自从穿上法衣,剃度出家以来,精勤修持,平时隐约随身,不知何来的锦帐宝盖,有时忽然消失,也就不出是什么道理。
  经过二年多博览经书,诵经奉斋的尼寺生活,法宣已经到了二十岁。这年,法宣受具足戒,从此愈发发愤图强,穷究佛经理道,个中三昧,对于《法华经》 各种经论,有了更加深入的领会。
  这时正值刘宋末期,有个僧柔法师远道来到苏浙一带,在姑苏、山阴、嵊剡,以及浙东大刹灵隐寺等地,恢宏佛法,大讲经论,法宣获此机会自然如饥似渴,不肯放过,听受之余,穷究精微,进一步扩大了视野。
  齐武帝永明(公元483——493年)年间,法宣又在惠熙法师那里听受 《十诵律》 ,从此学业日增月进,思路大展。
  法宣学有所成,从剡中齐明寺告别老师德乐,来到山阴,另立山头,招住明寺,开讲经律。当时,听众们对于法宣的宏阔学问,佩服得五体投地,于是纷纷解囊,修饰寺宇,由此,法宣浙东的名声大震。
  在招明寺的那些年的岁岁,法宣讲经之外,又把施主所舍钱物,冶铸佛像,同时抽了好多时间,书写经律。经过法宣多年苦心经营,招明寺经像宏丽,甲于一方。
  当时天下名秀如吴郡张援,颖川庚咏,汝南周颙等仰慕法宣尼的大名,先后亲自来到寺里,敬礼问道。南齐巴陵王萧昭胄出守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),特别下令对招明寺法宣尼,厚加供养。后来萧梁建国,衡阳王元简还专程到郡,恭请法宣作为自己母亲老师,指点迷津。
  法宣的晚年,真是荣宠有加,享尽清誉。梁武帝天监十五年(公元516年),法宣八十三岁,告别人间,去到佛的国度。

法宣诗文作品欣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