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镗(1138 —1200)字仲远,晚号松坡居士,豫章(今江西南昌)人。
高宗绍兴二十七年(一一五七)进士。历知江州瑞昌县。孝宗召对称旨,擢监察御史,累迁右司郎官。金人吊高宗丧,镗为报谢使。还,除权工部侍郎。淳熙十五年(一一八八),授四川安抚制置使,知成都府。光宗绍熙二年(一一九一),召为刑部尚书。五年,签书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宁宗庆元元年(一一九五),除知枢密院事,庆元二年(1196)拜右丞相,六年进左丞相,封翼国公。与韩侂胄共执国柄,申党人之禁。六年卒,年六十三。卒后赠太保,谥文忠,后改谥庄定。
有乐府》二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事见《诚斋集》卷一二三《京公墓志铭》。《宋史》卷三九四有传。
生平
京镗出生于绍兴八年(公元1138年),字仲远。绍兴二十七年(公元1157年)考中进士,曾在“才子之乡”临川任主簿,风光旖旎的庐山山南星子县任知县。隆兴知府龚茂良非常器重他的才能,后来龚茂良官至参知政事,并代行宰相之职。京镗由龚茂良举荐入朝,开始在仕途上表现出独特的才干。
孝宗即位之初,百废待兴,召集群臣垂询政事得失。许多臣僚曲意迎合,说是“大功可旦暮致”,就是说治理国家的事情很快就可以大功告成。京镗却力排众议,认为天下大事不可急于求成,应当有步骤地加以解决。他慷慨陈述民贫兵骄、士气颓靡的社会现状,直言不讳,切中要害。这使孝宗大为赏识,先后擢升他为监察御史、右司郎官等。
自从绍兴十一年(公元1141年)“绍兴和议”之后,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,一直处于受屈辱的地位。淳熙十四年(公元1187年),太上皇高宗驾崩。适逢金国派生辰使来庆贺孝宗圣诞,因在居丧期间,孝宗不宜接见,即派出京镗为宾佐,负责接待使臣。事后金国贺使想再逗留几天,但是京镗考虑国丧之日,不宜以贺喜的名义久留,很果断地拒绝了。孝宗认为他十分称职,于是将他迁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。
第二年,金国派使臣前来吊唁。孝宗又派京镗为报谢使,出使金国。金国照例大设宴席,鼓乐招待。因居国丧,京镗请求免除宴席,金人不依。京镗说:“如果实在不能免宴,则请撤去宴乐。”坚持不撤乐就不入席,在金人的强迫之下,京镗毫无惧色,严正地说:“头可取,而乐不可闻!”说罢带领随从拂袖而去。守卫的兵士拔刀阻拦,京镗厉声呵叱。金人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实在难以勉强,便急忙禀告金主。金主得知后大为感叹,说:“真是南朝的忠贞耿直之臣啊!”于是,特别下令撤去宴乐,然后请京镗入席。消息传到南宋朝廷,孝宗龙颜大悦,对大臣们说:“士大夫平常谁不自认为有气节,但是有谁能像京镗这样临危不变,正气凛然,不辱使命呢?”孝宗认为这是南宋积弱已久之后,一次“为国增气”的外交胜利,于是将京镗提升为权工部侍郎。
- 水调歌头·中秋
- 满江红·中秋邀茶漕二使者,不见月
- 满江红·中秋前同二使者赏月
- 贺新郎·中秋
- 京镗的词集
- 定风波(次杨茶使七夕韵)
- 定风波(次韵)
- 洞庭春色(次宇文总领韵)
- 洞仙歌(次王漕邀赏海棠韵)
- 洞仙歌(重九药市)
- 汉宫春(寿李都大)
- 汉宫春(元宵十四夜作,是日立春)
- 好事近(次卢漕国华七夕韵)
- 好事近(同茶漕二使者登大慈寺楼,次前韵)
- 绛都春(元宵)
- 酹江月(次眉州李大著韵)
- 满江红(次卢漕高秋长短句,并呈都大)
- 满江红(次潼川漕刘殿院韵)
- 满江红(次杨提刑韵)
- 满江红(次宇文总领上已日游湖韵)
- 满江红(浣花因赋)
- 满江红(壬子年成都七夕)
- 木兰花慢(重九)
- 念奴娇(次洋州王郎中韵)
- 念奴娇(七夕,是年七月九日方立秋)
- 念奴娇(上已日游北湖)
- 念奴娇_成长短句,
- 念奴娇_出愈奇。辄
- 瑞鹤仙(次宇文总领韵)
- 水调歌头(次果州冯宗丞韵)
- 水调歌头(次卢漕韵呈茶漕二使)
- 水调歌头(次前黄州李使君见赠韵)
- 水调歌头(次王运使韵)
- 水调歌头(次永康白使君韵)
- 水调歌头(奉陪永康白使君游青城再次韵)
- 水调歌头(留别茶漕二使者)
- 水调歌头_四载分蜀阃
- 水调歌头_为郡邑之光
- 水龙吟(次利漕范右司韵)
- 水龙吟(次邛州赵守韵)
- 水龙吟(寿王漕,是日冬至)
- 雨中花(次阎侍郎韵)
- 雨中花(重阳)
- 醉落魄(观碧鸡坊王园海棠闪范石湖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