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都郡(1),武帝元鼎六年置。莽曰乐平。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,口二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。县九:武都(2),东汉水受氐道水(3),一名沔,过江夏,谓之夏水,入江。天池大泽在县西。莽曰循虏。上禄(4),帮道(5),莽曰善治。河池(6),朱街水南至沮入汉,行五百二十里。莽曰乐平亭。平乐道(7),沮(8),沮水出东狼谷(9),南至沙羡南入江(10),过郡五(11),行四千里,荆州川。嘉陵道(12),循成道(13),下辨道(14)。莽曰杨德。
(1)武都郡:属益州刺史部。辖境在今甘肃省东南部,及陕西省西南一小部分。郡治武都。(2)武都:故城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约五十里,今武都县北约百里。(3)东汉水:“东”字后人所加(王念孙说)。(4)上禄:故城在今甘肃成县西约五十里。(5)故道:故城在今陕西字鸡市西南。(6)河池:故城在今甘肃徽县西北数里。(7)平乐道:故城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北约百里。(8)沮:故城在今陕西略阳县东约五十里。(9)东狼谷:在今陕西凤县东南。(10)沙羡:江夏郡县名。故城在今湖北武昌西。(11)过郡五:武都、汉中、南阳、南郡、江夏。(12)嘉陵道:故城在今陕西略阳县北。(13)循:“修”之讹。修成道:故城在今甘肃成县东南四十余里。(14)下辨道:故城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二十余里。
陇西郡(1)。秦置(2)。莽白厌戎。户五万三千九百六十四,口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二十四,有铁官、盐官。县十一:狄道(3),白石山在东。莽曰操虏。上邦(4),安故(5),氏道(6),《禹贡》养水所出,至武都为汉。莽曰亭道。首阳(7),《禹贡》鸟鼠同穴山在西南,渭水所出,东至船司空入河(8),过郡四(9),行千八百七十里,雍州浸。予道(10),莽曰德道。大夏(11),莽曰顺夏。羌道(12),羌水出塞外,南至阴平入白水(13),过郡三(14),行六百里。襄武(15),莽曰相桓。临洮(16),洮水出西羌中,北至枹罕东入河(17)。《禹贡》西顷山在县西(18),南部都尉治也。西(19)。《禹贡》嶓冢山(20),西汉所出(21),南入广汉白水,东南至江州入江(22),过郡四(23),行二千七百六十里。莽曰西治。
(1)陇西郡:属凉州刺史部。辖境在今甘肃省东南部。郡治狄道。郡因在陇坻西而得名。(2)秦置:秦昭王二十八年置,高帝元年属雍国,二年属汉。(3)狄道:故城即今甘肃临洮县治。(4)上邦(guī):故城在今甘肃天水市。(5)安故:故城在今甘肃临桃县南约四十里。(6)氏道:在今甘肃武山县东南。(7)首阳:故城在今甘肃渭源城东北。(8)船司空:故城在今陕西潼关县北。(9)过郡四:陇西、天水、右扶风、京兆尹。(10)予道:地点无考。(11)大夏:故城在今甘肃广河县西郊。(12)羌道:在今甘肃舟曲北。(13)阴平:故城在今甘肃文县西郊。(14)过郡三:“三”当作“二”。即陇西、广汉。(15)襄武:故城在甘肃陇西县东南郊。(16)临洮:故城即今甘肃岷县治。(17)抱罕:故城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北。(18)西倾山:在今甘肃碌曲县西,甘、青界上。(19)西县:故城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约百里。(20)嶓冢山:在今天水市南。(21)西汉:西汉水。(22)江州:故城在今四川重庆市江北。(23)过郡四:陇西、武都、广汉、巴郡。
金城郡(1),昭帝始元六年置。莽曰西海。户三万八千四百七十,口十四万九千六百四十八。县十三:允吾(2),乌亭逆水出参街谷(3),东至枝阳入湟(4)。莽曰修远。浩(5),浩水出西塞外(6),东至允吾人湟水。莽曰兴武。令居(7),涧水出西北塞外,至县西南,入郑伯津。莽曰罕虏。枝阳(8),金城(9),莽曰金屏。榆中(10),枹罕(11)。白石(12),离水出西塞外(13),东至枹罕入河。莽曰顺砾。河关(14),积石山在西南羌中(15)。河水行塞外(16),东北入塞内,至章武入海,过郡十六(17),行九千四百里。破羌(18),宣帝神爵二年置。安夷(19),允街(20),宣帝神爵二年置。莽曰修远。临羌(21)。西北至塞外,有西王母石室、仙海、盐池(22)。北则湟水所出,东至允吾入河。西有须抵池,有弱水、昆仑山祠。莽曰盐羌。
(1)金城郡:辖境在今甘肃兰州市至青海西宁市等地区。郡治允吾。郡名金城,有两解:一是坚固之意(金城汤池);一是五行说之西方曰金。(2)允吾:故城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北。(3)乌亭逆水:今庄浪河。参街谷: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南。(4)枝阳:故城在今兰州市西北约百里。湟水:今湟水。(5)浩(gè mén):故城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,大通河东岸。(6)浩、水:今大通河。(7)令居:故城在今甘肃永登县西约四十里。(8)枝阳:故城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约百里。(9)金城:故城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偏北,约四十里。(10)榆中:故城在今甘肃榆中县北偏西。(11)枹罕:故城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北二十余里。(12)白石:故城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数里。(13)离水:今大夏河。(14)河关:故城在今青海同仁县北。(15)积石山:今阿尼玛卿山。(16)河水:今黄河。(17)过郡十六:王鸣盛曰,当为金城、天水、武威、安定、北地、朔方、五原、云中、定襄、雁门、西河、上郡、河东、冯诩、河南、河内、魏郡、巨鹿、东郡、清河、平原、信都、勃海,凡二十三郡;此言“十六”,疑有阙漏。(18)破羌:故城在今青海民和县西北。(19)安夷:故城在今西宁市东南七十里。(20)允街:故城在今甘肃永登县南约八十里。(21)临羌:故城在今青海湟源县东南约十里。(22)仙海:今名青海。盐池:在今青海北。
天水郡(1),武帝元鼎三年置(2)。莽曰填戎。明帝改曰汉阳(3)。户六万三百七十,口二十六万一千三百四十八。县十六:平襄(4),莽曰平相。街泉(5),戎邑道(6),莽曰填戎亭。望垣(7),莽曰望亭,罕开(8),绵诸道(9),阿阳(10),略阳道(11),冀(12),《禹贡》朱圄山在县南梧中聚。莽曰冀治。勇士(13),属国都尉治满福(14)。莽曰纪德。成纪(15),清水(16),莽曰识睦。奉捷(17),陇(18),豲道(19),骑都尉治密艾亭。兰干(20)。莽曰兰盾。
(1)天水郡:辖境在今甘肃省东南部。郡治平襄。(2)元鼎三年置:析陇西置天水郡。(3)明帝改曰汉阳:此六字恐非班氏原注。(4)平襄:故城在今甘肃通渭县西。(5)街泉:故城在今甘肃庄浪县东南。(6)戎邑道:故城在今甘肃张家回族自治县西。(7)望垣:故城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北。(8)罕开(qian):故城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。(9)绵诸道:故城在今甘肃天水县。(10)阿阳:故城在今甘肃静宁县西南约十里。(11)略阳道:故城在今甘肃庄浪县西南。(12)冀:故城在今甘肃甘谷县。(13)勇士:故城在今甘肃榆中县北。(14)满福:此城隶于勇士县。属国都尉治。(15)成纪:故城在今甘肃庄浪县西北。(16)清水:故城在今甘肃清水县城北。(17)奉捷:地点无考。(18)陇:故城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治。(19)豲(huán,又读yuán)道:故城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。(20)兰干:地点无考。
武威郡(1),故匈奴休屠王地(2)。武帝大初四年开(3)。莽曰张掖。户万七千五百八十一,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。县十:姑臧(4),南山(5),谷水所出(6),北至武威入海(7),行七百九十里。张掖(8),武威(9),休屠泽在东北,古文以为猪野泽。休屠(10),莽曰晏然。都尉治熊水障(11)。北部都尉治休屠城。揟次(12),莽曰播德。鸾乌(13),扑(14),莽曰敷虏。媪围(15),苍松(16),南山,松陕水所出,北至揟次入海(17)。莽曰射楚。宣威(18)。
(1)武威郡:辖境在今甘肃省中部。郡治武威。(2)休屠王地:武帝元狩二年,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,并将其众来降,次年置五属国以处之。(3)太初四年开:近人劳斡据《居延汉简》推定武威置郡,早不得逾无风三年十月,晚不得逾地节三年五月。施之勉也作了考辨,断定武帝时未置武威郡。(4)姑臧:故城即今甘肃武威县治。(5)南山:今祁连山脉的一部分。在今武威县南。(6)谷水:其中一段今名石羊河。(7)海:指汉代休屠泽。在今民勤县东北。(8)张掖: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偏北。(9)武威:故城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约百里。(10)休屠:故城在今甘肃武威县北约六十里。(11)熊水障:地点无考。(12)拓次:在今甘肃武威县东南。(13)乌:当作“鸟”、《居延汉简》为“鸟”。王先谦、陈直皆说作“鸟”。鸾鸟:故城在今甘肃武威县南约六十里。(14)扑(púhuán):故城在今甘肃古浪县东北约八十里。“扑”一作“朴”。(15)媪围:故城在今甘肃皋兰县城西北。 (16)苍松:故城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约五十里。(17)(松陕水)北至揟次入海:松陕水不长,北人沙漠,非入休屠泽。(18)宣威:故城在今甘肃民勤县西南约三十里。
张掖郡(1),故匈奴昆邪王地,武帝太初元年开。莽曰设屏。户二万四千三百五十二,口八万八千七百三十一。县十:得(2),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(3)。羌谷水出羌中(4),东北至居延入海,过郡二(5),行二千一百里。莽曰官式。昭武(6),莽曰渠武。删丹(7),桑钦以为道弱水自此,西至酒泉合黎(8)。莽曰贯虏。氏池(9),莽曰否武。屋兰(10),莽曰传武。日勒(11),都尉治泽索谷(12)。莽曰勒治。骊靬(13),莽曰揭虏。番和(14),农都尉治。莽曰罗虏。居延(15),居延泽在东北,古文以为流沙。都尉治。莽曰居成。显美(16)。
(1)张掖郡:辖境在今甘肃省中部及内蒙古西部。郡治得。(2)(lù)得:故城在今付肃张掖县西北。(3)乐涫:故城在今甘肃酒泉县东南。(4)羌谷水:其中得以下西北流一段,今名黑河。(5)过郡二:张掖、酒泉。(6)昭武:故城在今甘肃临泽县北偏东。(7)删丹:故城即今甘肃山丹县治。(8)合黎:水名。流域不明。(9)氏池:故城在今甘肃民乐县。(10)屋兰:故城在今甘肃张掖县东约四十里。(11)日勒:故城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百余里。(12)泽(duó)索谷:地点不明。(13)骊靬(jiān)故城在今甘肃永昌县南。(14)番和:故城在今甘肃永昌县城附近。(15)居延:故城在今内蒙古额尔纳旗。(16)显美:在今甘肃永昌县东南。
酒泉郡(1),武帝太初元年开(2)。莽曰辅平。户万八千一百三十七,口七万六千七百二十六。县九:禄福(3),呼蚕水出南羌中(4),东北至会水入羌谷。莽曰显德。表是(5),莽曰载武。乐涫(6),莽曰乐亭。天(7),玉门(8),莽曰辅平亭。会水(9),北部都尉治偃泉障(10)。东部都尉治东部障(11)。莽曰萧武。池头(12),绥弥(13),干齐(14)。西部都尉治西部障(15)。莽曰测虏。
(1)酒泉郡:辖境在今甘肃省西部,郡治禄福。(2)太初元年开:据施之勉考证,河西四郡中的酒泉郡,乃武帝元鼎六年最先开。(3)禄福:故城即今甘肃酒泉县治。(4)呼蚕水:其中酒泉以上一段今称北大河。(5)表是:故城在今甘肃高台县西约四十里。(6)乐涫:故城在今甘肃酒泉县东南约百里。(7)天(yī)在今甘肃玉门市南。(8)玉门:故城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约五十里。(9)会水:故城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南约八十里,长城遗址北。(10)偃泉障:在今付肃金塔县东北百余里。 (11)东部障:在汉会水县东十余里,今金塔县东南约百里。(12)池头:故城在今甘肃安西县东疏勒河镇附近。(13)绥弥:在今甘肃酒泉县东。 (14)干齐:故城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低窝铺附近。 (15)西部障:故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玉门镇以西十余里。
敦煌郡(1),武帝后元年分酒泉置(2)。正西关外有白龙堆沙(3),有蒲昌海(4)。莽曰敦德(5)。户万一千二百,口三万八千三百三十五。县六:敦煌(6),中部都尉治步广候官(7)。杜林以为古瓜州地,生美瓜(8)。莽曰敦德(9)。冥安(10),南籍端水出南羌中(11),西北入其泽(12),溉民田。效榖(13),渊泉(14),广至(15),宜禾都尉治昆仑障(16)。莽曰广桓。龙勒(17)。有阳关、玉门关,皆都尉治(18)。氏置水出南羌中(19),东北入泽,溉民田(20)。
(1)敦煌郡:辖境在今甘肃省最西部。郡治敦煌。(2)武帝后元年分酒泉置:《武纪》言元狩二年分酒泉置敦煌郡。施之勉考证,元鼎六年始开酒泉郡,《武纪》所言有误;敦煌郡之置,疑在太初元年,因为《纪》与《志》皆言及太初元年蝗从东方飞至敦煌,《刘屈氂传》言征和二年徙罪犯于敦煌郡,则敦煌郡决非武帝后元年置。(3)关外:指玉门关之外。白龙堆沙:指玉门关迤西数百里的大沙碛。(4)蒲昌海:一名“盐泽”。今称罗布泊。(5)敦德:陈直考定,王莽始建国元年改敦煌为文德,继又改文德为敦德。(6)敦煌:故城疑即今甘肃敦煌县西十余里的七里镇。(7)中部都尉:敦煌郡有四个都尉,玉门关、阳关两都尉在西,宜禾都尉在东,此都尉以居中而名“中部”。凡一郡有两个以上都尉的,往往以东、西、北、中为名。步广: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东北约百里。候官:据王国维考证,候官乃边郡都尉的属员,其下管辖烽燧若干。敦煌郡中部都尉辖有平望、步广二候官,玉门都尉辖有大煎都、玉门二候官。(参见《观堂集林》卷十七《流沙坠简序》)(8)杜林:东汉初人,治《尚书》,长于文字学。《志》引杜林说唯此一条。瓜州:春秋时“允姓之戎”的居地。因当地产好瓜而得名。(9)敦德:据出土汉简,脱一“亭”字。《志》载王莽所改郡县名,凡郡县同名者,县下都有一“亭”字。(10)冥安:故城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约百里。(11)南:衍字(王念孙说)。籍端水:今疏勒河。其经流历代有变迁。(12)其:此字衍(朱一新说)。泽:指东西六十里、南北六十里的冥泽。在冥泽县境(谭其骧说),今安西县东百里外。(13)效榖:故城在今甘肃安西县西。《汉书》颜注本有云:师古曰:本鱼泽障也。桑钦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,教力田,以勤效得谷,因立为县名。”胡渭云:“‘师占曰’三字,后人妄加,此非师古所能引也。《地理志》引桑钦者六,皆班氏原注,此桑说亦必班注。”胡氏说是。所谓“鱼泽尉”,当系障塞尉之一。设效榖县后,鱼泽障并未撤销,并有侯官,《孙宝传》载哀帝时尚书仆射唐林左迁敦煌鱼泽障候,“候”即候官。据出土汉简,东汉明帝水平中仍有鱼泽尉。(14)渊泉:故城在今甘肃安西县东百余里桥湾附近。(15)广至:故城即今甘肃安西县南破城子。(16)昆仑障:故城疑在今安西县城南郊。《后汉书》作“昆仑塞”。据出土汉简广至县境有三个障塞:西为昆仑,次东为美稷,又东为广汉,此三障与效谷县境内之鱼障、宜禾二障,都隶属于宜禾都尉。宜禾都尉的治所,两汉时期先后有三处:初治宜禾障,次徙治昆仑障,东汉明帝水平中又徙治塞外之伊吾。(17)龙勒:故城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一百四十里南湖附近。县因东南一百六十五里的龙勒山而得名。(18)阳关:故址在龙勒故城西六里,今古董滩、红山口一带。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。玉门关:故址即今甘肃敦煌县西北二百里小方盘城,东南距阳关一百四十里。(19)氐置水:今党河。(20)本《志》京兆尹、河南郡、济阴郡、勃海郡、越雟郡、敦煌郡等的注释,参考了谭其骧《汉书地理志选释》(见侯仁之主编《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编》第一辑,科学出版社1959年9月)。
安定郡(1),武帝元鼎三年置(2)。户四万二千七百二十五,口十四万三千二百九十四。县二十一:高平(3),莽曰蒲睦。复累(4),安俾(5),抚夷(6),莽曰抚宁。朝那(7),有端旬祠十五所,胡巫祝。又有湫渊祠。泾阳(8),开头山在西(9),《禹贡》泾水所出,东南至阳陵入渭(10),过郡三(11),行千六十里,雍州川。临泾(12),莽曰监泾。卤(13),灈水出西。乌氏(14),乌水出西(15),北入河。都卢山在西。莽曰乌亭。阴密(16),《诗》密人国。有嚣安亭。安定(17),参(18),主骑都尉治。三水(19),属国都尉治。有盐官。莽曰广延亭。阴槃(20),安武(21),莽曰安桓。祖厉(22),莽曰乡礼。爱得(23),眴卷(24),河水别出为河沟,东至富平北入河。彭阳(25),鹑阴(26),月氏道(27)。莽曰月顺。
(1)安定郡:辖境在今甘肃省东部,宁夏南部,以及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一部分。郡治高平。自陇西至安定八郡,皆属凉州刺史部。(2)元鼎三年置:析北地郡置安定郡。(3)高平:故城即今宁夏固原县治。(4)复累:地点无考。(5)安俾:地点无考。(6)抚夷:故城在今甘肃镇原县北。(7)朝那:故城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约五十里。(8)泾阳:故城在今甘肃平凉县西北约五十里。(9)开头山:在今六盘山东。(10)阳陵: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。(11)过郡三:安定、扶风、冯翊。(12)临泾:故城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约六十里。(13)卤县:地点无考。(14)乌氏(zhī):故城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约八十里。(15)乌水:今清水河。 (16)阴密:故城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。(17)安定:故城在今甘肃泾川县北约六十里。(18)参:在今庆阳县西北。(19)三水:故城在今宁夏同心县东约百里。(20)阴槃:故城在今甘肃宁县南。(21)安武:故城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南约二十里。(22)祖厉:故城在今甘肃靖远县东南部城驿附近。(23)爱得: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南。(24)眴卷:故城在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数十里。(25)彭阳:故城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约三十里。(26)鹑阴:在今甘肃景泰县东南。(27)月氏道: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。
北地郡(1),秦置(2)。莽曰威成(3)。户六万四千四百六十一,口二十一万六百八十八。具十九:马领(4),直路(5),沮水出西,东入洛。灵武(6),莽曰威成亭(7)。富平(8),北部都尉治神泉障。浑怀都尉治塞外浑怀障。莽曰特武。灵州(9),惠帝四年置。有河奇苑、号非苑(10)。莽曰令周。昫衍(11),方渠(12),除道(13),莽曰通道。五街(14),莽曰吾街。鹑孤(15),归德(16),洛水出北蛮夷中(17),入河。有堵苑、白马苑。回获(18),略畔道(19),莽曰延年道。泥阳(20),莽曰泥阴。郁郅(21),泥水出北蛮夷中,有牧师苑官(22)。莽曰功著。义渠道(23),莽曰义沟。弋居(24),有盐官。大要(25),廉(26)。卑移山在西北。莽曰西河亭。
(1)北地郡:辖境在今甘肃省东北部、宁夏北部;以及陕西西部部分地区。郡治,秦时治义渠,汉代治马领。(2)秦置:秦昭王伐灭义渠,于是有北地郡。(3)威成:王先谦曰,《河水注》莽名郡为“威戎”,疑“戎”是也。(4)马领:故城在今甘肃环县东南约百里。(5)直路:故城在今陕西富县西约七十里。(6)灵武:故城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。(7)威成亭:《水经注》作“威戎亭”。(8)富平:故城在今宁夏吴忠县西南十余里。(9)灵州:即今宁夏永宁县。(10)河奇苑、号非苑:汉代六牧师苑之二。牧师苑,有牧师苑官,《百官表》太仆有边郡六牧师苑令丞。《志》注,除此二苑外,尚有归德县堵苑、白马苑,西河郡鸿门县天封苑,另有《说文》载苑,出土汉简有坚年苑。六郡牧师苑,今可考者仅两郡,三十六苑今可考者仅七苑。(陈直说)(11)昫衍:在今宁夏盐池县东南。(12)方渠:故城在今宁夏环县东南约六十里。(13)除道:地点无考。(14)五街:地点无考。(15)鹑孤:故城在今甘肃径川县东南约六十里。(16)归德: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(17)洛水:即今洛河。 (18)回获:地点无考。(19)略畔道:汉城出土有“略畔之丞”印,不称道。故城在今甘肃合水县北约十里。(20)泥阳:故城在今甘肃宁县东南五十里泥阳里。(21)郁郅:故城即今甘肃庆阳县治。(22)牧师苑官:牧师苑的长官。陈直曰:“牧师苑与牧师苑官,有不可分割之关系,至班固撰书时,牧师苑之制度久废,仅就所知者加以纪录,故注文或称苑名,或称牧师苑官,即此之故。”(23)义渠道:故城在今甘肃宁县西北约七十里。(24)弋居:在今甘肃宁县南。(25)大要:在今甘肃宁县城东南。(26)廉:故城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约十里。(27)卑移山:今贺兰山。
上郡(1),秦置(2),高帝元年更为翟国,七月复故(3)。匈归都尉治塞外匈归障(4)。属并州(5)。户十万三千六百八十三,口六十万六千六百五十八。县二十三:肤施(6),有五龙山、帝、原水、黄帝祠四所(7)。独乐(8),有盐官。阳周(9),桥山在南,有黄帝冢。莽曰上陵畤。木禾(10),平都(11),浅水(12),莽曰广信。京室(13),莽曰积粟。洛都(14),莽曰卑顺。白土(15),圜水山西(16),东入河。莽曰黄土。襄洛(17),莽曰上党亭。原都(18),漆垣(19),莽曰漆墙。奢延(20),莽曰奢节。雕阴(21),推邪(22)莽曰排邪。桢林(23),莽曰桢干。高望(24),北部都尉治。莽曰坚宁。雕阴道(25),龟兹(26),属国都尉治。有盐官。定阳(27),高奴(28),有洧水,可燃(29),莽曰利平。望松(30),北部都尉治。宜都(31)。莽曰坚宁小邑。
(1)上郡:辖境在今陕西省北部,及内蒙古一小部分。郡治肤施。(2)秦置:秦昭王三年置上郡。(3)七月:《异姓诸侯王表》作元年八月,《高纪》作二年六月。据《高纪》及《韩信传》,二年春,汉王部五诸侯兵伐楚,翟王董翳实从至彭城。四月彭城之故,汉大败,翟王翳与塞王司马欣等降楚,而后除翟国为上郡,《高纪》为是。(4)匈归障:此处脱“莽曰增山”四字(钱玷说)。(5)属并州:本属凉州,武帝后属并州。(6)肤施:故城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南。(7)帝水:今榆林河。原水:今无定河。(8)独乐:故城在今陕西米脂西北约五十里。(9)阳周:故城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约八十里。(10)木禾:地点无考。(11)平都: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南。(12)浅水: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。(13)京室:地点无考。(14)洛都:地点无考。(15)白土:故城在今陕西神木县西。(16)圜水:今秃尾河。(17)襄洛:故城在今陕西甘泉县西百余里襄洛镇。(18)原都:地点无考。(19)漆垣:故城在今陕西铜川市西北约七十里。(20)奢延:故城在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约六十里。(21)雕阴:故城在今陕西富县北三十余里。 (22)推邪:地点无考。(23)桢林: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八十余里。(24)高望:故城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(偏西)约百余里。(25)雕阴道:在今陕西甘泉县西。(26)龟兹:故城在今陕西榆林县北数十里、长城遗址北。(27)定阳:故城在今陕西延安市东有南泥湾附近。(28)高奴:故城在今陕西延安市北郊。(29)浦水:今延河。洧水可燃:是指洧水上有石油,可以燃烧。《水经注》卷三云:“河水南过上郡高奴县,东有清水,《汉书地理志》谓之洧水,故云“高奴县有情水肥可燃。”陈直指出,“《地理志》原注‘洧水’下当脱‘肥’字;这是我国石油矿最早之记载”。(30)望松:地点无考。(31)宜都:地点无考。(32)坚宁小邑:疑有误。《水经注》“坚宁”下有“亭”字。
西河郡,(1)武帝元朔四年置。(2)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龙、埤是。莽曰归新。属并州。户十三万六千三百九十,口六十九万八千八百三十六。县三十六:富昌,(3)有盐官,莽曰富成。驺虞(4),鹄泽(5),平定(6),莽曰阴平亭。美稷(7),属国都尉治。中阳(8),乐街(9),莽曰截虏。徒经(10),莽曰廉耻。皋狼(11),大成(12),莽曰好成。广田(13),莽曰广翰。圜阴 (14),惠帝五年置。莽曰__方阴。益阑(15),莽曰香阑。平周(16),鸿门 (17),有天封苑火井祠,火从地出也。蔺(18),宣武(19),莽曰讨貉。干章(20),增山(21),有道西出眩雷塞,北部都尉治。圜阳(22),广衍(23),武车(24),莽曰桓车。虎猛(25),西部都尉治。离石(26),榖罗(27),武泽在西北。饶(28),莽曰饶衍。方利(29),莽曰广德。隰成(30),莽曰慈平亭。临水(31),莽曰监水。土军(32),西都(33),莽曰五原亭。平陆(34),阴山(35),莽曰山宁。觬是(36),莽曰伏觬。博陵(37),莽曰助桓。盐官(38)。
(1)西河郡:辖境在今山西省西部、陕西省东北部,及内蒙古一部分。郡治平定。(2)元朔四年置:全祖望曰:“战国魏郡,文侯以来即有之;然魏之西河,自焦虢桃林之塞,西抵关洛,其界最广。秦以其东界并入内史,而西界并入上郡;汉分置,特秦上郡所属地耳,东界则别置宏农。(3)富昌: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约三十里。(4)驺虞:地点无考。(5)鹄泽:地点无考。(6)平定: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约百里。(7)美稷: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约四十里。(8)中阳:故城即今山西中阳县治。(9)乐街:地点无考。(10)徒径:地点无考。(11)皋狼:故城在今山西离石县西北。 (12)大成:故城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约七十里。(13)广田:地点无考。(14)圜阴:故城在今陕西神木县南约百里。县在圆水(今秃尾河)之阴。(15)益阑:地点无考。(16)平周:故城在今山西介休县西。 (17)鸿门:故城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北。(18)蔺:故城在今山西离石县西。 (19)宣武:地点无考。(20)千章:地点无考。(21)增山:故城在今内蒙古东胜县西约七十里。(22)圜阳:故城在今陕西佳县西北。(23)广衍:地点无考。(24)武车:地点无考。(25)虎猛:故城在今内蒙古伊全霍洛旗西南约七十里。(26)离石:故城即今山西离石县治。(27)罗:故城在今内蒙占准格尔旗西南约七十里。(28)饶:地点无考。(29)方利:地点无考。(30)隅(xi)成:故城在今山西柳林县西。(31)临水:故城在今山西临县东北约五十里。(32)土军:故城即今山西石楼县治。(33)西部:地点无考。 (34)平陆:地点无考。(35)阴山:故城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约十里。 (36)觬(ni)是:地点无考。(37)博陵:地点无考。(38)盐官:地点无考。
朔方郡(1),武帝无朔二年开。西部都尉治窥浑。莽曰沟搜。属并州。户三万四千三百三十八,口十三万六千六百二十八。县十:三封(2),武帝元狩三年城。朔方(3),金连盐泽、青盐泽皆在南。莽曰武符。修都(4),临河(5),莽曰监河。呼遒(7),窳浑(7),有道西北出鸡鹿塞。屠申泽在东。莽曰极武。渠搜(8),中部都尉治。莽曰沟搜(9)。沃野(10),武帝元狩三年城。有盐官。莽曰绥武。广牧(11),东部都尉治。莽曰盐官。临戎(12),武帝元朔五年城。莽曰推武。
(1)朔方郡: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。郡治朔方。(2)三封:故城在今内蒙占瞪口县西北约八十里。(3)朔方:故城在今内蒙占杭锦旗北一百五十余里。(4)修都:故城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三十余里。(5)临河:故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约百里。(6)呼遒:故城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偏东,在朔方故城东南。(7)窳(yu)浑:故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南近百里。(8)渠搜:故城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,在故朔方与呼遒之间。(9)莽曰渠搜:其下脱“亭”字(王先谦说)。(10)沃野:故城在今内蒙古临河县西南约六十里。(11)广牧:故城在今内蒙占五原县南五十余里。(12)临戎:故城在今内蒙古磴口县北约三十里。
五原郡(1),秦九原郡,武帝元朔二年更名。东部都尉治稠阳。莽曰获降。属并州。户三万九千三百二十二,口二十三万一千三百二十八。县十六:九原(2),莽曰成平。固陵(3),莽曰固调。五原(4),莽曰填河亭。临沃(5),莽曰振武。文国(6),莽曰繁聚。河阴(7),蒲泽(8),属国都尉治。南兴(9),莽曰南利。武都(10),莽曰桓都。宜梁(11),曼柏(12),莽曰延柏。成宜(13),中部都尉治原高(14),西部都尉治田辟(15),有盐官。莽曰艾虏。稠阳(16),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(17),又西北得支就城,又西北得头曼城,又西北得虖河城,又西得宿虏城。莽曰固阴。莫(18),西安阳(19),莽曰鄣安。河目(20)。
(1)五原郡: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河套以东、阴山以南、包头市以西和达拉特、准格尔等旗地。郡治九原。(2)九原:故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。(3)固陵:地点无考。(4)五原:在九原故城西北,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。(5)临沃:故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,故九原城东南。(6)文国:地点无考。(7)河阴:故城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偏北。(8)蒲泽:地点无考。“蒱”,一作“蒲”。(9)南兴: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约八十里。(10)武都:故城在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北召坡附近。(11)宜梁:故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,故五原城西南。(12)曼柏:故城在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北盐店附近。(13)成宜:故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约百里,在故宜梁城西。(14)原商:当作“原亭”。在故成宜县城东南。(15)田僻(bi):在故成宜县城西北。(16)稒阳:故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东约十里。(17)光禄城:在古稠阳城西北约百里,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约七十里。(18)莫:地点无考。(19)西安阳:故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约六十里,故成宜城西。(20)河目:赦城在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东。
云中郡(1),秦置(2)。莽曰受降。属并州。户三万八千三百三,口十六万三千二百七十。县十一(3):云中(4),莽曰远服。咸阳(5),莽曰贲武。陶林(6),东部都尉治。桢陵(7),缘胡山在西北。西部都尉治。莽曰桢陆。犊和(8),沙陵(9),莽曰希恩。原阳(10),沙南(11),北舆(12),中部都尉治。武泉(13),莽曰顺泉。阳寿(14)。莽曰常得。
(1)云中郡: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,大青山以南,卓资县以西,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。秦时辖境较大,西汉时缩小。郡治云中。(2)秦置:赵武灵王时置,秦始皇十三年因之。全祖望曰:楚汉之际属赵国,寻分属代国,高帝三年属汉,四年复以属赵国,六年属代国,十一年以边郡收。(3)县十一:秦时领县十二,见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。(4)云中:故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约七十里。(5)咸阳:故城在今内蒙占上默特右旗东约三十里。(6)陶林:故城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 约七十里。(7)桢陵:故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南约七十里。(8)犊和:在今内蒙占土默特右旗西北。(9)沙陵:故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北约十里。(10)原阳:故城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约十里。(11)沙南:故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南约七十里,在故桢陵城西约十里。(12)北舆:故城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,(13)武泉:故城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约三十里。(14)阳寿:故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。
定襄郡(1),高帝置(2)。莽曰得降。属并州。户三万八千五百五十九,口十六万三千一百四十四。县一十二:成乐(3),桐过(4),莽曰椅桐。都武(5),莽曰通德。武进(6),白渠水出塞外,西至沙陵入河。西部都尉治。莽曰代蛮。襄阴(7),武皋(8),荒于水出塞外,西至沙陵入河。中部都尉治。莽曰水武。骆(9),莽曰遮要。定陶(10),莽曰迎符。武城(11)莽曰桓就。武要(12),东部都尉治。莽曰厌胡。定襄(13),莽曰著武。复陆(14)。莽曰闻武。
(1)定襄郡: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长城以北的卓资、和林格尔、清水河等一带。邵治成乐。(2)高帝置:高帝六年分云中郡而置,属代国,景帝后以边郡收。(3)成乐:故城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。(4)桐过:故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约四十里。(5)都武:地点无考。(6)武进:故城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东北六十余里。(7)襄阴:地点无考。(8)武皋:故城在今内蒙古卓资县西约八十里。(9)骆:故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约四十里。(10)定陶:当作“安陶”。故城在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南约百里。 (11)武城:故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北数里。(12)武要:故城在今内蒙古卓资县西约四十里。(13)定襄:故城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东北约八十里。(14)复陆:地点无考。
雁门郡(1),秦置(2)。句注山在阴馆(3)。莽曰填狄。属并州。户七万三千一百三十八,口二十九万三千四百五十四。县十四(4):善无(5),莽曰阴馆。沃阳(6),盐泽在东北(7),有长丞。西部都尉治(8),莽曰敬阳。繁畤(9),莽曰当要。中陵(10),莽曰遮害。阴馆(11),楼烦乡(12)。景帝后三年置。累头山(13),治水所出(14),东至泉州入海(15),过郡六(16),行千一百里。莽曰富代(17)。楼烦(18),有盐官。武州(19),莽曰桓州。汪陶(20),剧阳(21),莽曰善阳。崞(22),莽曰崞张。平城(22),东部都尉治。莽曰平顺。埒(24),莽曰填狄亭。马邑(25),莽曰章昭。强阴(26)。诸闻泽在东北(27)。莽曰伏阴。
(1)雁门郡:辖境在今山西省北部,及今内蒙古集宁市以南地区。郡治善无。(2)秦置:赵武灵王时置,秦因之。全祖望曰:楚汉之际属赵国,寻分属代国,高帝三年属汉,四年仍属赵国,六年属代国,景帝后以边郡收。(3)句注山:在今山西代县西。(4)县十四:秦时领县十六,见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。(5)善无:故城在今山西右玉县南。(6)沃阳:故城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五十余里。(7)盐泽:今名岱海。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。(8)西部都尉治:在故沃阳城北约三十里。(9)繁畤:故城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南约四十里。(10)中陵:故城在今山西平鲁县北六十余里。(11)阴馆:故城在今山西朔县东南约七十里。(12)楼烦乡:其上脱一“故”字。(13)累头山:在故阴馆县西南,今山西宁武县东北。(14)治水:今桑于河。(15)泉州:故城在今河北安次县东南。(16)过郡六:过雁门、代郡、上谷;广阳、渔阳,“六”当为“五”。(17)富代:《漯水注》作“富藏”。(18)楼烦:故城即今山西宁武县治。(19)武州:故城即今山西左云县治。(20)汪陶:故城在今山西应县西约十里。(21)剧阳:故城在今山西应县东北约二十里。(22)崞:故城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余里。(23)平城:故城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数里。(24)埒:故城在今山西神池县东北约十里。(25)马邑:故城即今山西朔县治。(26)强阴:故城在今内蒙古丰镇县西约六十里。(27)诸闻泽:今黄旗海。在今内蒙古集宁市东南约六十里。
代郡(1),秦置(2)。莽曰厌狄。有五原关、常山关(3)。属幽州(4)。户五万六千七百七十一,口二十六万八千七百五十四。县十八:桑干(5),莽曰安德。道人(6),莽曰道仁。当城(7),高柳(8),西部都尉治。马城(9),东部都尉治。班氏(10),秦地图书班氏。莽曰班副。延陵(11),狋氏(12),莽曰狋聚。且如(13),于延水出塞外(14),东至宁入沽(15)。中部都尉治。平邑(16),莽曰平胡。阳原(17),东安阳(18),莽曰竟安。参合(19),平舒(20),祁夷水北至桑干入沽(21)。莽曰平葆。代(22),莽曰厌狄亭。灵丘(23),滱河东至文安入大河(24),过郡五(25),行九百四十里。并州川。广昌(26),涞水东南至容城入河(27),过郡三(28),行五百里,并州浸。莽曰广屏。卤城(29)。虖池河东至参户入虖池别(30),过郡九(31),行千三百四十里,并州川。从河东至文安入海(32),过郡六(33),行千三百七十里。莽曰鲁盾。
(1)代郡: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怀安、蔚县以西,山西省阳高、浑源以东的内、外长城间地,以及内蒙古兴和、尚义县境。郡治代县。(2)秦置:赵武灵王时置,秦、汉因之。全祖望曰:楚汉之际属赵国,寻为代国,高帝三年属汉,六年仍为代国,武帝元鼎三年复故。(3)五原关:当为“五阮关”。故关在今河北易县西(偏北)约七十里。常山关:在今河北涞源县南(偏西)约五十里。(4)幽州:当为“并州”。(5)桑干:故城在今河北阳原县东七十余里。(6)道人:故城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南约七十里。(7)当城: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七十余里。(8)高柳:故城即今山西阳高县治。(9)马城:故城在今河北怀安县西北数里。(10)班氏:故城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南约六十里。(11)延陵:故城在今山西天镇县北约六十里。(12)狋(quān)氏:故城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北。(13)且(jū)如:故城在今内蒙古尚义县西约三十里。(14)于延水:今洋河。(15)宁:当作“广宁”。沽:“治”之误。(16)平邑:故城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北。(17)阳原:故城在今河北阳原县西南约三十里。(18)东安阳:故城在今河北蔚县西北约八十里。(19)参合:故城在今山西阳高县南数里。(20)平舒:故城在今山西广灵县西数里。(21)沽:“治”之误。治水,即桑干河。(22)代县: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约三十里。(23)灵丘:故城在今山西灵丘县东数里。(24)滱河:今唐河。文安:故城在今河北文安县东北。(25)过郡五:代郡、常山、中山、涿郡、渤海。(26)广昌:故城在今河北涞源县北部。(27)涞水:今拒马河。容城:故城在今河北雄县西北。(28)过郡三:代郡、上谷、涿郡。(29)卤城:故城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约八十里。(30)卤池河:今滹沱河。参户:渤海郡的县名。故城在今河北沧州市东北。别:别流。(31)过九郡:此及下文“过郡六”,可能有误。二派相去不远,不知何以有“九”、“六”之差。(32)文安:故城在今河北文安县东北。(33)过郡六:可能有误。
上谷郡(1),秦置(2)。莽曰朔调。属幽州。户三万六千八,口十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二。县十五”(3):沮阳(4),莽曰沮阴。泉上(5),莽曰塞泉。潘(6),莽曰树武。军都(7),温余水东至路(8),南入沽。居庸(9),有关。雊瞀(10),夷舆(11),莽曰朔调亭。宁(12),西部都尉治。莽曰博康。昌平(13),莽曰长昌。广宁(14),莽曰广康。涿鹿(15),莽曰抪陆。且居(16),阳乐水出东,南入沽。莽曰久居。茹(17),莽曰榖武。女祁(18),东部都尉治。莽曰祁。下落(19)。莽曰下忠。
(1)上谷郡:辖境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,及北京市延庆、昌平等县。郡治沮阳。(2)秦置:战国时燕置,秦、汉因之。初辖境较大,汉时缩小。全祖望曰:楚汉之际属燕国,高帝六年属汉,仍属燕国;景帝后以边郡收。(3)县十五:《周勃传》定上谷十二县,可知秦领县十二。《说文》上谷有县,今《志》无。(4)沮阳:故城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。(5)泉上:故城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北。(6)潘:故城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。(7)军都:故城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南。(8)温:“漯”之讹。漯余水:今沙河。(10)居庸:故城在今北京市延庆县。(10)雊瞀(gòumào):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。(11)夷舆:故城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。(12)宁:故城在今河北万全县。(13)昌平:故城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北。(14)广宁:故城在今河北张家口市。(15)涿鹿:故城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。(16)且居:故城在今河北怀来县西,故茹县东,(17)茹(县):故城在河北宣比县东南。(18)女祁:故城在今河北赤城县南。 (19)下落:故城即今河北涿鹿县治。
渔阳郡(1),秦置(2)。莽曰通路。属幽州。户六万八千八百二,口二十六万四千一百一十六。县十二:渔阳(3),沽水出塞外(4),东南至泉州入海,行七百五十里。有铁官。莽曰得渔。狐奴(5),莽曰举符。路(6),莽曰通路亭。雍奴(7),泉州(8),有盐官。莽曰泉调。平谷(9),安乐(10),厗奚(11),莽曰敦德。犷平(12),莽曰平犷。要阳(13),都尉治。莽曰要术。白檀(14),洫水出北蛮夷(15)。滑盐(16)。莽曰匡德。
(1)渔阳郡:辖境相当今北京市东部,天津市宝坻县,河北省廊坊地区与承德地区西部。郡治渔阳。(2)秦置:秦始皇二十二年置,汉因之。(3)渔阳:故城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。(4)沽水:今白河、潮白河。(5)狐奴:故城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。(6)路:故城在今河北廊坊地区回族自治县西北。(7)雍奴:故城在今天津市武清县东北。(8)泉州:故城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南。(9)平谷:故城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郊。(10)安乐:故城在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郊。(11)厗:“虒”之误。虒奚:故城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。(12)犷平:故城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内。(13)要阳:故城在今河北滦平县西北。(14)白檀:故城在今河北滦平县北。故要阳东南。(15)洫水:“濡水”之误。今滦河。(16)滑盐:故城在今河北滦平县南约四十里。
右北平郡(1),秦置(2)。莽曰北顺。属幽州。户六万六千六百八十九,口三十二万七百八十。县十六:平刚(3),无终(4),故无终子国。浭水西至雍奴入海(5),过郡二(6),行六百五十里。石成(7),廷陵(8),莽曰铺武。俊靡(9),水南至无终东入庚(10),莽曰俊麻。(11),都尉治。莽曰裒睦。徐无(12),莽曰北顺亭。字(13),榆水出东(14)。土垠(15),白狼(16),莽曰伏狄。夕阳(17),有铁官。莽曰夕阴。昌城(18),莽曰淑武。骊成(19),大揭石山在县西南(20)。莽曰揭石。广成(21),莽曰平虏。聚阳(22),莽曰笃睦。平明(23)。莽曰平阳。
(1)右北平郡: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唐山地区西部与承德地区东部,天津市蓟县。辽宁省西部建昌、建平、凌源等县及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。郡治平刚。(2)秦置:秦始皇二十二年置,汉因之。(3)平刚:故城在今辽宁凌源县南郊。(4)无终:故城即今天津市蓟县治。(5)浭水:即庚水。今州河。(6)过郡二:右北平、渔阳。(7)石成:当作“石城”。故城在今辽宁建昌县西。(8)廷陵:地点无考。(9)俊靡:故城在今河北遵化县西北,今长城外。(10)水:今国河。(11):地点无考。(12)徐无:故城在今河北遵化县东十余里。(13)字:在今河北平泉县东北。(14)榆水:今大凌河。(15)土垠:故城在今河北丰润县东约十里。(16)白狼:故城在今辽宁建昌县西北。(17)夕阳:故城在今河北遵化县东南,丰润县北。(18)昌城:故城在今河北丰南县西北郊。(19)骊成:地点无考。可能在河北青龙县东南,山海关附近。(20)大揭石山:在今河北昌黎县北。(21)广成:故城即今辽宁建昌县治。(22)聚阳:地点无考。(23)平明:地点无考。
辽西郡(1),秦置(2)。有小水四十八,并行三千四十六里。属幽州(3)。户七万二千六百五十四,口三十五万二千三百二十五。县十四(4):且虑(5),有高庙。莽曰虑。海阳(6),龙鲜水东入封大水(7)。封大水、缓虚水皆南入海。有盐官。新安平(8),夷水东入塞外。柳城(9),马首山在西南。参柳水北入海(10)。西部都尉治。令支(11),有孤竹城(12)。莽曰令氏亭。肥如(13),玄水东入濡水(14)。濡水南入海阳。又有卢水,南入玄。莽曰肥而。宾从(15),莽曰勉武。交黎(16),渝水首受塞外(17),南入海。东部都尉治。莽曰禽虏。阳乐(18),狐苏(19),唐就水至徒河入海(20)。徒河(21),莽曰河福。文成(22),莽曰言虏。临渝(23),渝水首受白狼,东入塞外,又有侯水(24),北入渝。莽曰冯德。累(25)。下官水南入海。又有揭石水、宾水,皆南入官。莽曰选武。
(1)辽西郡: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西部,河北省唐山地区以东,及内蒙古小部分地区。郡治阳乐。(2)秦置:秦始皇二十二年置,汉因之。(3)属幽州:其上当有“莽曰令支”四字。(钱大昭说)(4)县十四:《史记·绛侯世家》言定辽东、辽西二十九县,今《志》辽东、辽西三十二县,盖汉代有析置。(5)且虑:在今辽宁阜新市西南。(6)海阳:故城在今河北滦县西十余里。(7)封大水:今徒河。(8)新安平:故城约在今河北卢龙县西,沙河驿东。(9)柳城:故城在今辽宁朝阳市南约三十里。(10)参柳水:今孟克河。(11)令支:故城在今河北迁安县西数里。(12)孤竹城:在今河北卢龙县南郊。(13)肥如:故城在今河北卢龙县北约五十里。(14)玄水:今青龙河。濡水:今滦河。(15)宾从:当作“宾徒”。故城在今辽宁锦州市北约三十里。(16)交黎:故城即今辽宁义县治。(17)渝水:今大凌河。一作“榆水”。(18)阳乐:故城在今辽宁义县西南约五十里。(19)狐苏:故城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南约八十里大屯附近。(20)唐就水:今小凌河。(21)徒河:故城在今辽宁锦州市。(23)文成:故城在今辽宁建昌具东约五十里。(23)临渝:在今辽宁朝阳市东。(24)侯水:今犊牛河。(25)累县:故城在今河北昌黎县南。
辽东郡(1),秦置(2)。属幽州。户五万五千九百七十二,口二十七万二千五百三十九。县十八:襄平(3),有牧师官。莽曰昌平。新昌(4),无虑(5),西部都尉治。望平(6),大辽水出塞外(7),南至安市入海,行千二百五十里。莽曰长说。房(8),候城(9),中部都尉治。辽队(10),莽曰顺睦。辽阳(11),大梁水西南至辽阳入辽(12)。莽曰辽阴。险渎(13),居就(14),室伪山(15),室伪水所出(16),北至襄平入梁也。高显(17),安市(18),武次(19),东部都尉治。莽曰桓次平郭(20),有铁官、盐官。西安平(21),莽曰北安平。文(22),莽曰文亭。番汗(23),沛水出塞外(24),西南入海。沓氏(25)。
(1)辽东郡:辖境相当今辽宁省中部与东南部,及朝鲜新义州等部分地区。郡治襄平。(2)秦置:秦始皇二十二年置,汉因之。(3)襄平:故城在辽宁辽阳市。(4)新昌:故城在今辽宁海城县东北。(5)无虑:故城在今辽宁北镇县东南。(6)望平:故城在今辽宁新民县东南约四十里。(7)大辽水:今辽河。(8)房:在今辽宁盘山县东南。(9)候城:故城在今辽宁沈阳市东南。(10)辽队:故城在今辽宁台安县东南八十里。(11)辽阳:故城在今辽宁辽中县东约三十里。(12)大梁水:今太子河。(23)险渎:故城在今辽宁台安县东南约三十里。(14)居就:故城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南。(15)室伪山:在今海城县东南。(16)室伪水:今汤河。(17)高显:故城即今辽宁铁岭县治。(18)安市:故城在今辽宁海城县东南十余里。(19)武次:故城在今辽宁凤城县东北约三十里。(20)平郭:故城在今辽宁盖县西南约七十里。(21)西安平;故城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约三十里。(22)文:故城在今辽宁营口县东南约二十里。(23)番汗:故城在今朝鲜博川东南。(24)沛水:今大宁江。(25)沓(tà)氏:故城在今辽宁金县南。
玄菟郡(1),武帝元封四年开(2)。高句丽,莽曰下句丽。属幽州。户四万五千六,口二十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五。县三:高句丽(3),辽山(4),辽水所出(5),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。又有南苏水(6),西北经塞外。上殷台(7),莽曰下殷。西盖马(8)。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(9),西南至西安平入海(10),过郡二(11),行二千一百里。莽曰玄菟亭。
(1)玄菟郡:辖境相当今辽宁省东部、吉林省东部等一部分,及朝鲜狼林山脉与清川江以北地区。郡治高句丽。(2)四年:《武纪》、《朝鲜传》并作“三年”。(3)高句丽:故城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南三十余里。(4)辽山:在今辽宁清源县东北。(5)辽水:今浑河。(6)南苏水:今苏子河。(7)上殷台:故城在今吉林通化市。(8)西盖马:在今朝鲜慈江道渭原南。(9)马訾水:今鸭绿江。(10)西安平:故城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。(11)过郡二:玄菟、辽东。
乐浪郡(1),武帝元封三年开。莽曰乐鲜。属幽州。户六万二千八百一十二,口四十万六千七百四十八。有云鄣。县二十五:朝鲜(2),讲邯(3),浿水(4),水西至增地入海。莽曰乐鲜亭。含资(5),带水西至带方入海(6)。粘蝉(7),遂成(8),增地(9),莽曰增土。带方(10),驷望(11),海冥(12),莽曰海桓。列口(13),长岑(14),屯有(15),昭明(16),南部都尉治。镂方(17),提奚(18),浑弥(19),吞列(20),分黎山,列水所出(21),西至粘蝉入海,行八百二十里。东暆(22),不而(23),东部都尉治。蚕台(24),华丽(25),邪头昧(26),前莫(27),夫租(28)。
(1)乐浪郡:辖境当于今朝鲜三陟、洪川、汶山、江华岛等以北,狼林山脉与清川江以南地区。郡治朝鲜。(2)朝鲜:故城在今朝鲜平壤市南郊。(3)讲(nán)邯:在今朝鲜平壤市西北。(4)浿水:故城在今朝鲜咸镜南道长津湖附近。(5)含资:故城即今朝鲜黄海北道瑞兴。(6)带水:今载宁江。(7)粘蝉:故城在今朝鲜平安南道南浦西北。(8)遂成:故城在今朗鲜平壤市西。(8)增地:在今朝鲜平安南道新州附近。(10)带方:故城在今朝鲜黄海北道三江城东。(11)驷望:在今朝鲜平壤市东北,大同江东。(12)海冥: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海州附近。(13)列口:故城即今朝鲜黄海南道般栗。 (14)长岑:在今朝鲜黄海南道长渊北。(15)屯有:故城在今朝鲜黄海北道黄州。(16)昭明:故城即今朝鲜黄海南道信川。(17)镂方:在今朝鲜平安南道阳德两。(18)提奚:当作“提翼”。陈直曰:“《世界考古学大系》第七册、九五,有‘提翼长印’封泥,知今《地理志》作‘提奚’,为传写之误字。”在今朝鲜黄海北道平山附近。(19)浑弥:在今朝鲜平安南道安州区东南。(20)吞列:在今朝鲜平安南道孟山城北。(21)列水:今大同江。(22)东暆:故城即今朝鲜江原道江陵。(23)不而:故城即今朝鲜北江原道安边。(24)蚕台:在今朝鲜南江原道束草南。(25)华丽: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北。(28)邪头昧:“昧”乃“眯”之误。陈直曰:“《书道》卷三、二三四页,有‘邪头眯宰印’封泥,《志》文作‘昧’,盖传写之误。”在今朝鲜北江原道高城西北,(27)前莫:即今朝鲜北江原道高城。(28)夫租:《翰苑法》引作“夭祖”。故城即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。
南海郡(1),秦置(2)。秦败,尉佗王此地。武帝元鼎六年开。属交州。户万九千六百一十三,口九万四千二百五十三。有圃羞官(3)。县六:番禺(4),尉佗都。有盐官。博罗(5),中宿(6),有洭浦官(7)。龙川(8),四会(9),揭阳(10)。莽曰南海亭。
(1)南海郡: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大部(中、东部),及福建省诏安、东山、云霄、漳浦等县。郡治番禹。(2)秦置:秦始皇三十三年置。(3)圃羞官:主管园圃备作佳肴的蔬菜之官。(4)番(pān)禹:故城在今广东广州市。(5)博罗:故城即今广东博罗县治。(6)中宿:故城在今广东清远县西北六十里。(7)洭浦官:主管洭浦关(在今英德县西南四十里)之官。(8)龙川:故城在今广东龙川县西约二十里。(9)四会:故城即今广东四会具治。(10)揭阳:故城在今广东揭阳县西北。县因处揭岭之阳而得名。
郁林郡(1),故秦桂林郡,属尉佗。武帝元鼎六年开,更名。有小溪川水七,并行三千一百一十里。莽曰郁平,属交州。户万二千四百一十五,口七万一千一百六十二。县十二:布山(2),安广(3),阿林(4),广郁(5),郁水首受夜郎豚水(6),东至四会入海(7),过郡四(8),行四千三十里。中留(9),桂林(10),潭中(11),莽曰中潭。临尘(12),朱涯水入领方(13)。又有斤南水(14)。又有侵离水(15),行七百里。莽曰监尘。定周(16),周水首受无敛(17),东入潭,行七百九十里。增食(18),欢水首受牂柯东界(19),入朱涯水,行五百七十里。领方(20),斤南水入郁。又有水(21)。都尉治。雍鸡(22)。有关。
(1)郁林郡:辖境相当今广西大部(中:西部),贵州从江、榕江二县,及越南高平地区。郡治布山。(2)布山:故城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十余里。(3)安广:故城在今广西横山县西北。(4)阿林:故城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南约四十里。(5)广郁:在今广西凌云县东。(6)郁水:今右江。(7)四会:故城即今广东四会县治。(8)过郡四:牂柯、郁林、苍梧、南海。(9)中留:故城在今广西武宣县南。(10)桂林:故城在今广西象州县南。(11)潭中:故城在今广西柳州市东南郊。(12)临尘:故城即今广西崇左县治。(13)朱涯水:今水口河。(14)斤南水:今左江。“南”,或作“员”。(15)侵离水:今明江。(16)定周:故城即今广西宣山县治。(17)周水:今龙江。无敛:即毋敛,牂柯郡之县名,故城在今贵州独山县北。(18)增食:在今广西隆安县东。(19)欢水:今黑水河。(20)领方:故城在今广西宾阳县西南郊。(21)水:今清水江。(22)雍鸡:在今广西龙州县。
苍梧郡(1),武帝元鼎六年开。莽曰新广。属交州。有离水关。(2)户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九,口十四万六千一百六十。县十:广信(3),莽曰广信亭。谢沐(4),有关(5),高要(6),有盐官。封阳(7),临贺(8),莽曰大贺。端溪(9),冯乘(10),富川(11),荔蒲(12),有荔平关。猛陵。(13)龙山(14),合水所出,南至布山入海(15)。莽曰猛陆。
(1)苍梧郡:辖境约当今广东肇庆地区、广西梧州地区,及湖南江华、江永等县。郡治广信。(2)离水关:在今广西苍梧县。(3)广信:故城在今广西梧州市。(4)谢沐:故城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。(5)关:谢沐关。在故谢沐城西南。(6)高要:故城在今广东肇庆市。(7)封阳:故城在今广西梧州市东北信都镇附近。(8)临贺:故城在今广西贺县东南。(9)端溪:放城即今广东德庆县治。(10)冯乘:故城在今湖南江华县西南。(11)富川:故城即今广西钟山县治。(12)荔蒲:故城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十余里。(13)猛陵:故城在今广西藤县东北南安镇北。(14)龙山:在今广西金秀县南。 (15)布山:郁林郡之县名。故城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。
交趾郡(1),武帝元鼎六年开,属交州。户九万二千四百四十,口七十四万六千二百三十七。县十:羸(2),有羞官(3)。安定(4),苟屚(5),麋泠(6),都尉治。曲(7),北带(8),稽徐(9),西于(10),龙编(11),朱(12)。
(1)交趾郡: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。郡治羸戢。(2)羸:故城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郊。(3)羞官:主管佳肴美味之官。(4)安定:故城即今越南兴安城。(5)苟屚:故城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约五十里。“屚”,与:漏”同。(6)麋泠:故城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五十余里,在故苟屚城北。(7)曲易:故城即今越南海阳城。(8)北带:在今越南河内市东,故曲易城西北。(9)稽徐: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南,今兴安北。(10)西于:故城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,故羸戢城西北。(11)龙编:故城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北北江镇附近。(12)朱(yuān):故城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南,红河西。
合浦郡(1),武帝元鼎六年开。莽曰桓合。属交州。户万五千三百九十八,口七万八千九百八十。县五:徐闻(2),高凉(3),合浦(4),有关。莽曰桓亭。临允(5),牢水北入高要入郁(6),过郡三(7),行五百三十里。莽曰大允。朱卢(8)。都尉治。
(1)合浦郡:辖境约当今广西钦州地区及玉林地区一部分,广东湛江地区及新兴、恩平等县。郡治合浦。(2)徐闻:故城在广东徐闻县南十余里。(3)高凉:故城在今广东阳春县东南约四十里。(4)合浦:故城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约百里。(5)临允:故城在今广东新兴县南约五十里。(6)牢水:今新兴江。高要:故城在今广东肇庆市。(7)过郡三:过合浦、苍梧。“三”当作“二”。(8)朱卢:地点无考。
九真郡(1),武帝元鼎六年开。有小水五十二,并行八千五百六十里。户三万五千七百四十三,口十六万六千一十三。有界关。县七:胥浦(2),莽曰欢成。居风(3),都庞(4),余发(5),咸欢(6),无切(7),都尉治。无编(8)。莽曰九真亭。
(1)九真郡:辖境在今越南中部。郡治胥浦。(2)胥浦:故城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十余里。(3)居风:在故胥浦城北约十里。(4)都庞:在今越南宁平西南。(5)余发:在今越南宁平东南。(6)咸欢:故城在今越南演州西。(7)无切:当作“无功”。在今越南宁平境。(8)无编:故城在今越南靖嘉境。
日南郡(1),故秦象郡,武帝元鼎六年开,更名。有小水十六,并行三千一百八十里。属交州。户万五千四百六十,口六万九千四百八十五。县五:朱吾(2),比景(3),卢容(4),西卷(5),水入海,有竹,可为杖。莽曰日南亭。象林(6)。
(1)日南郡:辖境在今越南中南部。郡治西卷。(2)朱吾:故城在今越南洞海城南约三十里。(3)比景:故城在今越南洞海城西北约六十里。(4)卢容:故城即今越南顺化城。(5)西卷:故城在今越南广治西北十余里。(6)象林:故城在今越南会安南三十余里。
赵国(1),故秦邯郸郡,高帝四年为赵国,景帝三年复为邯郸郡,五年复故。莽曰桓亭,属冀州。户八万四千二百二,口三十四万九千九百五十二。县四(2):邯郸(3),堵山(4),牛首水所出,东入白渠。赵敬侯自中牟徙此。易阳(5),柏人(6),莽曰寿仁。襄国(7)。故邢国。西山(8),渠水所出,东北至任入浸(9)。又有蓼水、泻水,皆东至朝平入湡(10)。
(1)赵国:辖境约当今河北省邯郸、邢台等地区一部分。治邯郸。(2)县四:秦时领县六,见《靳歙传》。(3)邯郸:故城在今河北邯郸市。(4)堵山:在今邯郸市西。(5)易阳:故城在今河北水年县东南约六十里。(6)柏人:故城在今河北隆尧县西。(7)襄国:故城在今河北邢台市南郊百泉村。(8)西山:今太行山一部分。(9)任:县名。故城在今河北任县东。浸:即“漳”。(10)朝平:县名。故城在今河北南和县东北,任县东南。湡水:今沙柯。
广平国(1),武帝征和二年置为平干国,宣帝五凤二年复故(2)。莽曰富昌。属冀州。户二万七千九百八十四,口十九万八千五百五十八。县十六(3):广平(4),张(5),朝平(6),南和(7),列葭水东入。列人(8),莽曰列治。斥章(9),任(10),曲周(11),武帝建元四年置。莽曰直周。南曲(12),曲梁(13),侯国。莽曰直梁。广乡(14),平利(15),平乡(16),阳台(17),侯国。广年(18),莽曰富昌。城乡(19)。
(1)广平国:辖境约当今河北邯郸、邢台等地区一部分。治广平。(2)武帝征和二年置为平于国云云:故属巨鹿郡,景帝中六年分置广平郡,武帝置平干国,宣帝五风二年复故。哀帝建平三年更置广平国。(3)县十六:见《王子侯表》者,有襄嚵、邯平、成陵、祚阳四县,无考。(4)广平:故城在今河北曲周县北。(5)张:故城在今河北邢台市东北。(6)朝平:故城在今河北南和县东北,任县东南。(7)南和:故城即今河北南和县治。(8)列人:故城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。(9)斥章:故城在今河北曲周具南。(10)任:故城在今河北任县东。(11)曲周:故城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。(12)南曲:故城在故曲周城东,今河北丘县北。(13)曲梁:故城在今河北邯郸市东北永年镇。平干顷王子敬侯,宣帝封。(14)广乡:故城在今河北任县西。(15) 平利:地点无考。(16)平乡:故城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。(17)阳台:地点无考。平干顷王子田国,宣帝封。《表》作“阳城”。(18)广年:故城在今河北永年县东。(19)城乡:地点无考。
真定国(1),武帝元鼎四年置(2)。属冀州。户三万七千一百二十六,口十六万八千六百一十六。县四:真定(3),故东垣,高帝十一年更名。莽曰思治。稿城(4),莽曰稿实。肥累(5),故肥子国。绵曼(6)。斯洨水首受太白渠,东至鄡入河。莽曰绵延。
(1)真定国:辖境相当今河北石家庄地区一部分。治真定。(2)中山宪王子平国。《表》作“元鼎三年”。故属常山郡。(3)真定: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县南。(4)稿城:故城在今河北藁城县西南。(5)肥累:故城在今河北藁城县东。(6)绵曼:故城在今河北获鹿县北。
中山国(1),高帝郡,景帝三年为国(2)。莽曰常山。属冀州。户十六万八百七十三,口六十六万八千八十。县十四(3):卢奴(4),北平(5),徐水东至高阳入博(6)。又有卢水(7),亦至高阳入河。有铁官。莽曰善和。北新成(8),桑钦言易水出西北,东入滱。莽曰朔平。唐(9),尧山在南(10)。莽曰和亲。深泽(11),莽曰翼和。苦陉(12),莽曰北陉。安国(13),莽曰兴睦。曲逆(14),蒲阳山(15),蒲水所出,东入濡,又有苏水,亦东入濡。莽曰顺平。望都(16),博水东至高阳入河。莽曰顺调。新市(17),新处(18),毋极(19),陆成(20),安险(21)。莽曰宁险。
(1)中山国:辖境约当今河北保定、石家庄等地区一部分。治卢奴。(2)高帝郡,景帝三年为国:故属代郡,高帝分置为郡,属赵国,景帝二年别为国,宣帝五凤三年为郡,元帝永元元年复为国。(3)县十四:见《王子侯表》者有柏畅县,无考。(4)卢奴:故城即今河北定县治。(5)北平:故城在今河北满城县北。(6)徐水:今瀑河,入白洋淀。(7)卢水:今府河,入白洋淀。(8)北新成:故城即今河北徐水县治。(9)唐:故城在今河北唐县东北。(10)尧山:在故唐县城西北。(11)深泽:故城即今河北深泽县治。高帝封赵将夕为侯国。(12)苦陉:故城在今河北无极县东北。(13)安国:故城在今河北安国县东南。高帝封王陵、成帝封赵共王子吉为侯。(14)曲逆:故城在今完县东南。高帝封陈平为侯国。(15)蒲阳山:在今完县北。(16)望都:故城在今河北望都县西北三十里。(17)新市:故城在今河北新乐县南。(18)新处:故城在今河北定县东北。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嘉为侯国。(19)毋极:故城在今河北无极县西二十五里新城村。(20)陆成:故城在今河北蠡县南。武帝封中山靖五子贞为侯国。(21)安险:故城在今河北定县东南三十余里。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应为侯国。
信都国(1),景帝二年为广川国,宣帝甘露三年复故(2)。莽曰新博。属冀州。户六万五千五百五十六,口三十万四千三百八十四。县十七(3):信都(4),王都。故章河、故虎池皆在北,东入海。《禹贡》绛水亦入海。莽曰新博亭。历(5),莽曰历宁。扶柳(6),辟阳(7),莽曰乐信。南宫(8),莽曰序下。下博(9),莽曰闰博。武邑(10),莽曰顺桓。观津(11)莽曰朔定亭。高堤(12),广川(13),乐乡(14),侯国。莽曰乐丘。平堤(15),侯国。桃(16),莽曰桓分。西梁(17),侯国。昌成(18),侯国。东昌(19),侯国。莽曰田昌。修(20)。莽曰修治。
(1)信都国:辖境在今河北衡水地区。治信都。(2)景帝二年为广川国云云:故属秦邯郸郡,高帝置信都县,景帝二年置广川国,四年为郡,宣帝甘露四年复故,元帝建始二年更为信都国,成帝阳朔二年复故,哀帝建平二年复为信都国。(3)县十七:《王子侯表》有东襄县,无考。(4)信都:故城即今河北冀县治。(5)历:故城在今河北故城县北约六十里。高帝封程黑为侯国。(6)扶柳:故城在今河北冀县西北约四十里。高后封吕平为侯国。(7)辟阳:故城在今河北冀县东南约四十里。高帝封审食其为侯国。(8)南宫:故城在今河北南宫县西。高后封张买为侯国。(9)下博:故城在今河北深县东南约四十里。(10)武邑:故城即今河北武邑县治。(11)观津:故城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南。(12)高堤:故城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五十余里。(13)广川:故城在今河北枣强县东三十里。武帝封中山靖王子颇为侯国。(14)乐乡:故城在今河北深县东三十余里。河间献王子佟国,宣帝封。(15)平堤:故城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北约七十里,在故高堤县东。河间献王千招国,宣帝封。(16)桃:故城在今河北衡水县西约五十里。高帝封刘襄,元帝封广川缪王子良为侯国。(17)西梁:故城在今河北束鹿县南六十里。广川戴王子辟兵国,宣帝封。(18)昌成:故城在今河北冀县西北约六十里。广川缪王子元国,宣帝封。(19)东昌:故城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北约四十里。清河纲王子成国,宣帝封。(20)修:故城在今河北景县南约三十里。
河间国(1),故赵(2),文帝二年别为国(3)。莽曰朔定。户四万五千四十三,口十八万七千六百六十二。县四:乐成(4),虖池别水首受虖池河(5),东至东光入虖池河。莽曰陆信。侯井(6),武隧(7),莽曰桓隧。弓高(8)。虖池别河首受虖池河,东至平舒入海。莽曰乐成。
(1)河间国:辖境约当今河北交河、献县、武强等县。治乐成。(2)故赵:战国赵池。高帝置河间郡。(3)文帝二年别为国:文帝十五年复为郡,景帝二年复为国,元帝建昭元年复为郡,成帝建始元年复为国。(4)乐成:故城在今河北献县东南约二十里。(5)虖池别水:今子牙河。虖池又名徒骇河。(6)候井:故城在今河北交河县东。(7)武隧:故城在今河北武强县西北约三十里。(8)弓高:故城在今河北阜城县南三十余里。文帝封韩陨当为侯国。
广阳国(1),高帝燕国,昭帝元凤元年为广阳郡,宣帝本始元年更为国(2)。莽曰广有。户二万七百四十,口七万六百五十八。县四:蓟(3),故燕国,召公所封。莽曰伐戎。方城(4),广阳(5),阴乡(6),莽曰阴顺。
(1)广阳国:辖境相当今北京市一部分及河北固安县。治蓟县。(2)楚汉之际为燕国,高帝六年属汉,仍为燕国,武帝元朔二年为燕郡(见《徐乐传》),元狩二年为国,昭帝为广阳郡,昭帝立刺王子建为国。(3)蓟(jì):故城在今北京市西南角。(4)方城:故城在今河北固安县境。(5)广阳:故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北。(6)阴乡:故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城附近。
甾川国(1),故齐,文帝十八年别为国(2)。后并北海(3)。户五万二百八十九,口二十二万七千三十一。县三(4):剧(5),义山,蕤水所出,北至寿光入海。莽曰俞。东安平(6),菟头山(7),女水出,东北至临甾入矩定。楼乡(8)。
(1)甾川国: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地区一小部分。治剧县。(2)文帝十八年别为国:汉初为齐悼惠王封国之地,文帝十六年别为国,景帝二年为郡,四年复为国,武帝时其地多并入北海,而割临淄之东予之。(3)后并北海:此四字衍。据《续汉志》刘注,东汉建武十三年省甾川国,以其县归属北海国。此四字不合《志》例,非班氏语。高密、胶东二国俱井北海,而《志》不书,故知此四字为后人窜入。(4)县三:据《史》《汉》公孙弘传,甾川有薛县。宣帝五凤中,甾川王终古有罪,诏削四县,若止领县三,何足当削。(5)剧:故城在今山东寿光县南约六十里。(6)东安平:故城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十里。义山在其南。(7)菟头山:在今淄博市东南。(8)楼乡:在今山东寿光县西。
胶东国(1),故齐,高帝元年别为国,五月复属齐国(2),文帝十六年复为国。莽曰郁秩。户七万二千二,口三十二万三千三百三十一。县八:即墨(3),有天室山祠。莽曰即善。昌武(4),下密(5),有三石山祠(6)。壮武(7),莽曰晓武。郁秩(8),有铁官。挺(9),观阳(10),邹卢(11)。莽曰始斯。
(1)胶东国:辖境在今山东省胶东半岛莱西、平度一带。治即墨。(2)故齐,高帝元年别为国云云:属秦琅邪郡,项羽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,复属齐国,因置郡,高帝四年属汉,仍属齐国。(3)即墨:故城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约六十里。其北有大室山。(4)昌武:地点无考。高帝封单究为侯国。(5)下密:故城在今山东昌邑县东。(6)石;此乃“户”之误。三户山:在今昌邑县东南,故下密县南。(7)壮武:故城在今山东即墨县西约六十里。文帝封宋昌为侯国。(8)郁秩:故城即今山东平度县治。(9)挺:当作“挺”。故城在今山东莱阳县南数里。(10)观阳:故城在今山东莱阳县东六十里。(11)邹卢:故城在今山东莱西县东北约二十里。
高密国(1),故齐,文帝十六年别为胶西国(2),宣帝本始元年更为高密国。户四万五百三十一,口十九万二千五百三十六。县五:高密(3),莽曰章牟。昌安(4),石泉(5),莽曰养信。夷安(6),莽曰原亭。成乡(7)。莽曰顺成。
(1)高密国:辖境约当今山东潍坊地区一小部分。治高密。(2)故齐,文帝十六年别为胶西国:楚汉之际属齐国,分置胶西郡,高帝四年属汉,仍属齐国,文帝为胶西国,景帝二年为郡,三年复为国,武帝元封三年为郡。(3)高密:故城在今山东高密县西南。(4)昌安:故城在今山 东安丘县东南。(5)石泉:故城在今山东诸城县北约四十里。(6)夷安:故城即今山东高密县治。(7)成乡:故城在今山东安丘县东北。
城阳国(1),故齐。文帝二年别为国(2)。莽曰莒陵。属兖州。户五万六千六百四十二,口二十万五千七百八十四。县四:莒(3),故国,盈姓,三十世为楚所灭。少吴后。有铁官。莽曰莒陵。阳都(4),东安(5),虑(6)。莽曰著善。
(1)城阳国:辖境约当今山东临沂地区一小部分。治莒县。(2)故齐,文帝二年别为国:全祖望曰:本秦琅邪郡,楚汉之际属齐国,分置郡,高帝四年属汉,仍属齐国,惠帝元年为鲁元公主汤沐邑,属鲁国,文帝元年复属齐国,二年别为国,八年复为郡,属齐国,十二年复为国,成帝鸿嘉三年复为郡,永始元年复为国。(3)莒:故城即今山东莒县治。(4)阳都:故城在今山东沂水县南约五十里。(5)东安:故城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南三十余里。(6)虑:“卢”之误。故城在今山东沂水县西约八十里。
淮阳国(1),高帝十一年置(2)。莽曰新平。属兖州。户十三万五千五百四十四,口九十八万一千四百二十三。县九:陈(3),故国,舜后,胡公所封,为楚所灭。楚顷襄王自郢徙此。莽曰陈陵。苦(4),莽曰赖陵。阳夏(5),宁平(6),扶沟(7),涡水首受狼汤渠(8),东至向入淮(9),过郡三(10),行千里。固始(11),圉(12),新平(13),柘(14)。
(1)淮阳国: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周口地区一部分。治陈县。(2)高帝十一年置:战国时陈分属楚魏二国。秦属颖川郡。《高纪》分颖川为淮阳国。惠帝元年为郡,高后元年复为国。文帝初为郡,五年为国,十年复为郡。景帝二年为国,寻又为郡。宣帝元康三年复为国。(3)陈:故城即今河南淮阳县治。(4)苦:故城即今河南鹿邑县治。(5)阳夏:故城即今河南太康县治。(6)宁平:故城在今河南鹿邑西南五十里。(7)扶沟:故城在今河南扶沟县东北五十里。(8)涡水:今涡河。狼汤渠:今贾鲁河。(9)向:县名。故城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。(10)过郡三:淮阳、陈留、沛郡。(11)固始:故城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北固陵聚。(12)圉: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南约六十里南圉镇。(13)新平:故城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北。(14)柘:故城在今河南柘县北数里。
梁国(1),故秦砀郡,高帝五年为梁国(2)。莽曰陈定。属豫州。户三万八千七百九,口十万六千七百五十二。县八:砀(3),山出文石。莽曰节砀。甾(4),故戴国。莽曰嘉榖。杼秋(5),莽曰予秋。蒙(6),获水首受甾获渠,东北至彭城入泗,过郡五(7),行五百五十里。莽曰蒙恩。已氏(8),莽曰已善。虞(9),莽曰陈定亭。下邑(10),莽曰下洽。睢阳(11)。故宋国,微子所封。《禹贡》盟诸泽在东北。
(1)梁国: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商丘地区一部分,及安徽省砀山县。治睢阳。(2)故秦砀郡,高帝五年为梁国:汉初数十年间,梁地时为郡、时为国。《高纪》十一年罢东郡,颇益梁国。《孝王传》梁为大国,四十余城,多大县。景帝封梁孝王子五人为王,梁国缩小,后又经削夺,仅舍八城。(3)砀:故城在今河南永城县北约六十里。故县东北有砀山。(4)甾:故城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。(5)杼秋:故城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六十里。(6)蒙: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北部。(7)过郡五:过梁国、沛郡、楚国,“五”当为“三”。(8)已氏: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北约六十里。(9)虞:故城在今河南虞县北约三十里。 (10)下邑:故城在今安徽砀山县东。(11)睢阳: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郊。
东平国(1),故梁国(2),景帝中六年别为济东国,武帝元鼎元年为大河郡,宣帝甘露二年为东平国。(3)莽曰有盐。属兖州。户十三万一千七百五十三,口六十万七千九百七十六,有铁官。县七(4):无盐(5),有郈乡。莽曰有盐亭。任城(6),故任国,太吴后,风姓。莽曰延就亭。东平陆(7),富城(8),莽曰成富。章(9),亢父(10),诗亭(11),故诗国。莽曰顺父。樊(12)。
(1)东平国:辖境约当今山东济宁市、汶上县、东平县等。治无盐。(2)故梁国:“国”字衍。(3)武帝元鼎元年为大河郡云云:出土汉简载大河郡有瑕丘、平富等县,《志》东平国无此二县。陈直曰:“木简为武、昭之际物,至宣帝甘露二年复封国时,其疆域与淮阳同例减小。”宣帝立子宇为东平王,哀帝建平三年国除为郡,平帝元始元年开明绍封复为国。(4)县七:《儒林传》王式东平新桃人。案:《志》东平无新桃。(5)无盐:故城在今山东平县东二十里。(6)任城: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南约四十里。(7)东平陆:故城在今山东汶上县北约二十里。(8)富城: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北约六十里。(9)章: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东约五十里鄣城集。(10)亢父: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市南五十里。(11)诗:当作“邿”。邿亭:在故亢父县城东。(12)樊:故城在今兖州市西南三十余里。
鲁国(1),故秦薛郡,高后元年为鲁国(2)。属豫州。户十一万八千四十五,口六十万七千三百八十一。县六:鲁(3),伯禽所封。户五万二千。有铁官。卞(4),泗水西南至方与入沛(5),过郡三(6),行五百里,青州川。沈阳(7),莽曰汶亭。蕃(8),南梁水西至胡陵入沛渠(9)。驺(10),故邾国,曹姓,二十九世为楚所灭。峰山在北(11)。莽曰驺亭。薛(12)。夏车正奚仲所国,后迁于邳,汤相仲虺居之。
(1)鲁国:辖境约当今山东曲早、泗水、邹县、滕县等地。治鲁县。(2)故秦薛郡,高后元年为鲁国:高帝以薛郡封楚王,以薛之鲁县为鲁元公主之食邑,当高后时未尝夺楚之薛郡以封张偃。张偃之国乃齐所割之城阳郡故莒国。莒与鲁接,而公主食邑在鲁,因称鲁主,非能全得薛郡之地。楚之薛郡,至景帝时削(见《晁错传》),次年景帝始以封其子。《志》言“高后元年为鲁国”,误也。成帝阳朔三年为郡,哀帝建平三年复为国。(3)鲁:故城即今山东曲阜。(4)卞:故城在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。(5)方与:县名。故城在今山东鱼台县西。沛:“泲”之误。又下脱“渠”字。泲渠者,泲水分出之渠,东入于池水,一名菏水。(王念孙说)(6)过郡三:鲁、东平、山阳。(7)汶阳:故城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约五十里。“汶”,一简写为“文”。(8)蕃:故城即今山东滕县治。(9)胡陵:县名。故城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。“沛”乃“泲”之误。(10)驺:故城在今邹县东南二十六里。“驺”与“邹”通。(11)峄山:在今邹县东南约二十里。(12)薛:故城在今山东滕县南四十四里。
楚国(1),高帝置,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,黄龙元年复故。莽曰和乐。属徐州。户十一万四千七百三十八,口四十九万七千八百四。县七:彭城(2),古彭祖国。户四万一百九十六。有铁官。留(3),梧(4),莽曰吾治。傅阳(5),故逼阳国。莽曰辅阳。吕(6),武原(7),莽曰和乐亭。甾丘(8)。莽曰善丘。
(1)楚国:辖境约当今江苏省徐州市,及其附近的山东与安徽等一小部分地区。治彭城。(2)彭城:故城在今江苏徐州市。(3)留:故城在今江苏沛县东南约五十里。高帝封张良为侯国。(4)梧:故城在今安徽淮北市东北约四十里。高后封阳成延为侯国。(5)傅阳:故城在今山东枣庄市南约六十里。(6)吕:故城在今山东徐州市东南约五十里。(7)武原:故城在今江苏邱县西北约五十里。高帝封卫胠、武帝封代共王子罢军为侯国。(8)甾丘:故城在今安徽宿县东北六十里。
泗水国(1),故东海郡(2),武帝元鼎四年别为泗水国(3)。莽曰水顺。户二万五千二十五,口十一万九千一百一十四。县三:淩(4),莽曰生夌。泗阳(5),莽曰淮平亭。于(6)。莽曰于屏。
(1)泗水国:辖境约当今江苏淮阴地区一部分。治淩县。(2)故东海郡:此指秦东海郡。(汉之东海郡,秦时为郯郡)(3)四年:《诸侯王表》作“三年”。(4)淩:故城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十余里。(5)泗阳:故城在今江苏泗阳县东南约五十里。(6)于:地点无考。
广陵国(1),高帝六年属荆州,十一年更属吴(2),景帝四年更名江都,武帝元狩三年更名广陵(3)。莽曰江平。属徐州。户三万六千七百七十三,口十四万七百二十二。有铁官。县四:广陵(4),江都易王非、广陵厉王胥皆都此,并得鄣郡,而不得吴。莽曰安定。江都(5),有江水祠。渠水首受江,北至射阳入湖。高邮(6),平安(7)。莽曰社乡。
(1)广陵国:辖境相当今江苏扬州地区一部分,及淮阴地区金湖县。治广陵。(2)十一年:当作“十二年”。(3)武帝元狩三年更名广陵:武帝立广陵国后,宣帝五风四年为郡,元帝初元二年复为国,平帝元始二年分广陵国为广世同,广世之地无考。(4)广陵:故城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郊。(5)江都:故城在今江苏江都县西南,接今仪征县东界。(6)高邮:故城即今江苏高邮县治。(7)平安:故城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二十里。
六安国(1)故楚,高帝元年别为衡山国,五年属淮南,文帝十六年复为衡山,武帝元狩二年别为六安国(2)。莽曰安风。户三万八千三百四十五,口十七万八千六百一十六。县五:六(3),故国,皋繇后,偃姓,为楚所灭。如溪水首受沘,东北至寿春入芍陂。蓼(4),故国,皋繇后,为楚所灭。安丰(5),《禹贡》大别山在西南。莽曰美丰。安风(6),莽曰安风亭,阳泉(7)。
(1)六安国: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地区西部,及河南省商城、固始等县。治六。(2)二年:《纪》、《表》作“三年”。(3)六:故城在今安徽六安县东北十余里。(4)蓼:故城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四十里蓼城冈。(5)安丰:故城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四十余里。(6)安风:故城在安徽霍丘县西南二十里。(7)阳泉:故城在今安徽霍丘县西北九十里。
长沙国(1),秦郡,高帝五年为国(2)。莽曰填蛮。属荆州,户四万三千四百七十,口二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五。县十三:临湘(3),莽曰抚睦。罗(4),连道(5),益阳(6),湘山在北(7)。下隽(8),莽曰闰隽。攸(9),酃(10),承阳(11),湘南(12),《禹贡》衡山在东南(13),荆州山。昭陵(14),茶陵(15),泥水西入湘(16),行七百里。莽曰声乡。容陵(17),安成(18)。庐水东至庐陵入湖汉(19)。莽曰思成。
(1)长沙国:辖境在今湖南省东部,及江西莲花县、湖北通城县。治临湘。(2)高帝五年为国:高帝五年封吴芮为长沙王。文帝后七年为郡。景帝二年复为国。(3)临湘:故城在今湖南长沙市。(4)罗:故城在今湖南旧罗县西北约十里。(5)连道:在今湖南湘乡县西南。(6)益阳:故城在今湖南益阳市东十余里。(7)湘山:在今岳阳县西洞庭洞中。(8)下隽:故城在今湖北通城县西北约十里。(9)攸:故城在今湖南攸县东北约六十里。(10)酃(líng):故城在今湖南衡阳市东郊。(11)承阳:故城在今湖南邵东县东南约五十里。(12)湘南:故城在今湖南湘潭市西南约四十里。(13)衡山:在今衡山县西北约四十里。(14)昭陵:故城在今湖南邵阳市。(15)荼(xié)陵:“荼”一作“茶”。故城在今湖南茶陵县东北约七十里。武帝封长沙定王子洣为侯国。(16)泥水:今洣水。(17)容陵:故城在今湖南攸县南。武帝封长沙定王子福为侯国。(18)安成:故城在今江西安福县西约六十里。 (19)庐水:今泸水。庐陵:县名。故城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北,湖汉水:今赣江。
本秦京师为内史(1),分天下作三十六郡(2)。汉兴,以其郡太大,稍复开置,又立诸侯王国。武帝开广三边。故自高祖增二十六,(3)文、景各六,(4)武帝二十八(5),昭帝一(6),讫于孝平,凡郡国一百三,县邑千三百一十四,道三十二(7),侯国二百四十一(8)。地东西九千三百二里,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。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(9),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,邑居道路,山川林泽(10),群不可垦,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,可垦不可垦(11),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。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,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。汉极盛矣。
(1)内史:秦始置,掌治京畿地区,相当于后世的京兆尹。汉景帝时分左右内史。(2)三十六郡: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,分全境为三十六郡。裴骃《集解》曰:“三川、河东、南阳、南郡、九江、鄣郡、会稽、颖川、砀郡、泗水、薛郡、东郡、琅邪、齐郡、上谷、渔阳、右北平、辽西、辽东、代郡、巨鹿、邯郸、上党、太原、云中、九原、雁门、上郡、陇西、北地、汉中、巴郡、蜀郡、黔中、长沙凡三十五,与内史凡三十六郡。”清以来学者多以为裴说不足尽信,但又各家之说不一。(3)高祖增二十六:王先谦列举二十六郡之数。王国维《汉郡考》曰:二十六郡国,其为高帝置者,曾不及三分之一。诸郡中确证为高帝置者,唯河内、清河、常山、豫章四郡。……若直以孝平时之疆域,为汉初之疆域,而谓此二十余郡者,悉为天子所有,则全不合事实。(4)文帝六:庐江、济南、河间、甾川、胶西、城阳。景帝六:山阳、济阴、北海、广川、济东(即东平)、江都。(5)武帝二十八:冯翊、扶风、宏农、陈留、临淮、零陵、犍为、越雟、益州、牂柯、武都、天水、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敦煌、安定、西河、朔方、玄菟、乐浪、苍梧、交趾、合浦、九真、平干(即广平)、真定、泗水。钱大昕曰:沈黎、文山、珠崖、儋耳、临屯、真番、苍海,后皆废,故不数。(6)昭帝一:金城。(7)道三十二:邑有蛮夷称“道”。《志》中县邑以道名者二十九,尚缺三;以《续汉书》证之,则蜀郡汶江道、绵虒道,武都道,与三十二之数合。(8)侯国二百四十一:周寿昌口:《百官公卿表》云,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,综此计之,适符其数;而以每郡国所领县计之,止有一千五百七十八。本注侯国一百九十三,尚有四十八未注。则皆传写脱漏之失也。(9)提封:通共。(10)山川林泽:当作“山林川泽”。(11)不可垦:王鸣盛曰:此误衍“不可垦”三字,南监无。
凡民函(含)五常之性(1),而其刚柔缓急,音声不同,系水土之风气,故谓之风,好恶取舍,动静亡(无)常,随君上之情欲,故谓之俗。孔子曰:“移风易俗,莫善于乐(2)。”言圣王在上,统理人伦,必移其本,而易其末,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,然后王教成也。汉承百王之末,国土变改,民人迁徒,成帝时刘向略言其地分,丞相张禹使属颖川朱赣条其风俗,犹未宣究,故辑(集)而论之,终其本末著于篇。
(1)五常: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(2)孔子曰云云:《孝经》载孔子之言。
秦地,于天官东井、舆鬼之分野也(1)。其界自弘农故关以西,京兆、扶风、冯翊、北地、上郡、西河、安定、天水、陇西,南有巴、蜀、广汉、犍为、武都,西有金城、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敦煌,又西南有牂柯、越雟、益州,皆宜属焉。
(1)天官:天文,天区。东井、舆鬼:皆星宿名。
秦之先曰柏益(1),出自帝颛顼,尧时助禹治水,为舜朕虞,养育草木鸟兽,赐姓赢氏,历夏、殷为诸侯。至周有造父,善驭习马,得华、绿耳之乘(2),幸于穆王,封于赵城,故更为赵氏。后有非子、为周孝王养马汧、渭之间。孝王曰:“昔伯益知禽兽(3),子孙不绝。”乃封为附庸,邑之于秦,今陇西秦亭秦谷是也。至玄孙,氏为庄公(4),破西戎,有其地。子襄公时,幽王为犬戎所败,平王东迁洛邑。襄公将兵救周有功,赐受岐、酆之地,列为诸侯。后八世,穆公称伯(霸),以河为竟(境)。十余世,孝公用商君,制辕田(5),开仟佰(阡陌),东雄诸侯。子惠公初称王,得上郡、西河。孙昭王开巴蜀,灭周,取九鼎。昭王曾孙政并六国,称皇帝,负力怙威,燔书坑儒,自任私智。至子胡亥,天下畔(叛)之。
(1)柏益:即伯益。一号伯翳。(2)(liú):亦作“骝”。赤身黑鬣之马。(3)知禽兽:谓了解禽兽之性而善于牧养。(4)氏:通“是”。(5)辕田:分配田地之法。历来说法不一。
故(古)秦地于《禹贡》时跨雍、梁二州,《诗·风》兼秦、豳两国(1)。昔后稷封,公刘处豳,大王徙岐,文王作酆,武王治镐,其民有先王遗风,好稼穑,务本业,故《豳诗》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(2)。有鄂、杜竹林,南山檀柘,号称陆海,为九州膏腴。始皇之初,郑国穿渠(3),引泾水溉田,沃野千里。民以富饶。汉兴,立都长安,徒齐诸田,楚昭、屈、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。后世世徙吏二千石、高訾(资)富人及豪桀(杰)并兼之家于诸陵。盖亦以强干弱支,非独为奉山园也(4)。是故五方杂厝(错),风俗不纯。其世家则好礼文,富人则商贾为利,豪桀(杰)则游侠通奸。濒南山(5),近夏阳,多阻险轻薄,易为盗贼,常为天下剧。又郡国辐凑,浮食者多,民去本就末,列侯贵人车服僭上,众庶放(仿)效,羞不相及,嫁娶尤崇侈靡,送死过度。
(1)《诗·风》:指《诗经》“风”的部分。(2)《豳诗》:指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。(3)郑国:人姓名。见《沟洫志》。(4)山园:陵园。(5)濒:犹边。
天水、陇西,山多林木,民以板为室屋。及安定、北地、上郡、西河,皆迫近戎狄,修习战备,高上(尚)气力,以射猎为先。故《秦诗》曰“在其板屋”(1);又曰“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,与子偕行(2)”。及《车辚》、《四(驷)骃》、《小戎》之篇(3),皆言车马田狩之事。汉兴,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、期门(4),以材力为官,名将多出焉。孔子曰:“君子有勇而亡(无)谊(义)则为乱,小人有勇而亡(无)谊(义)则为盗(5)。”故此数郡,民俗质木(6),不耻寇盗。
(1)“在其板屋”:见《诗经·秦风·小戎》。板屋:以木板修筑的房屋。(2)又曰等句:引诗见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。(3)《车辚》《驷骃(tiě)》、《小戎》:皆《诗经·秦风》的篇名。(4)六郡:陇西、天水、安定、北地、上郡、西河。良家子:清白人家的子弟;非医、商贾、百工之子弟。羽林、期门:皆汉武帝时所设护卫军的名称。(5)孔子曰等句:引语见《论语·阳货篇》。(6)质木:犹朴实。
自武威以西,本匈奴昆邪王、休屠王地(1),武帝时攘之,初置四郡,以通西域,鬲(隔)绝南羌、匈奴。其民或以关东下贫,或以报怨过当,或以悖逆亡(无)道,家属徙焉。习俗颇殊,地广民稀,水草宜畜牧,故凉州之畜(蓄)为天下饶。保边塞,二千石治之,咸以兵马为务;酒礼之会,上下通焉,吏民相亲。是以其俗风雨时节,谷籴常贱,少盗贼,有和气之应,贤于内郡。此政宽,吏不苛刻之所致也。
(1)昆(hūn)邪王、休屠(xiǔchú)王:匈奴二王号。“昆”,一作“浑”。
巴、蜀、广汉本南夷,秦并以为郡,土地肥美,有江水沃野,山林竹木疏(蔬)食果实之饶。南贾滇、僰僮(1),西近邛、莋马旄牛。民食稻鱼,亡(无)凶年忧,俗不愁苦,而轻易淫泆,柔弱褊厄(2)。景、武间,文翁为蜀守(3),教民读书法令,未能笃信道德,反以好文刺讥,贵慕权势。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,以文辞显于世、乡党慕循其迹。后有王褒、严遵、扬雄之徒(4),文章冠天下。繇(由)文翁倡其教,相如为之师,故孔子曰:“有教亡(无)类(5)。”
(1)贾(gǔ):作买卖。僮:奴隶。(2)褊厄:狭隘。(3)文翁:本书《循吏传》有其传。(4)王褒:字子渊。本书卷六四下有其传。严遵:字君平。隐士。本书卷七十二附其传。扬雄:本书有其传。(5)“有教无类”:见《论语·卫灵公》。意谓人性无种类之别,而在于教育。武都地杂氏、羌,及犍为、牂柯、越雟,皆西南外夷,武帝初开置。民俗略与巴、蜀同,而武都近天水、俗颇似焉。
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,而人众不过什三,然量其富居什六。吴札观乐(1),为之歌《秦》,曰:“此之谓夏声(2)。夫能夏则大,大之至也,其周旧乎(3)?”
(1)吴札:春秋人。吴王寿梦之子。聘鲁而观周乐。(2)夏:指中原。(3)(吴札)曰云云:见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九年。
自井十度至柳三度(1),谓之鹑首之次(2),秦之分也。
(1)井、柳:星宿名。皆属二十八宿。(2)鹑首:古谓秦之分野。
魏地,觜觿、参之分野也(1)。其界自高陵以东,尽河东、河内,南有陈留及汝南之召陵、强、新汲、西华、长平,颖川之舞阳、郾、许、鄢陵、河南之开封、中牟、阳武、酸枣、卷,皆魏分也。
(1)觜觿(zī xī):星宿名。即觜宿。二十八宿之一。参: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河内本殷之旧都,周既灭殷,分其畿内为三国,《诗》《风》邶、庸、卫国是也(1)。邶,以封纣子武庚;庸,管叔尹之(2);卫,蔡叔尹之:以监殷民(3),谓之三监。故《书序》曰(4),“武王崩,三监畔(叛)”,周公诛之,尽以其地封弟康叔,号白孟侯(5),以夹辅周室;迁邶、庸之民于洛邑,故邶、庸、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。《邶诗》曰:“在浚之下”(6),《庸》曰“在浚之郊(7)”;《邶》又曰“亦流于淇(8)”,“河水洋洋(9),《庸》曰“送我淇上(10)”,“在彼中河(11)”,《卫》曰“赡彼淇奥(12)”,“河水洋洋”。故吴公子札聘鲁观周乐(13),闻《邶》、《庸》、《卫》之歌,曰:“美哉渊乎!吾闻康叔之德如是,是其《卫风》乎(14)?”至十六世,懿公亡(无)道(15),为狄所灭。齐桓公帅(率)诸侯伐狄,而更封卫于河南曹、楚丘(16),是为文公。而河内殷虚(墟)(17),更属于晋。康叔之风即歇,而纣之化犹存,故俗刚强,多豪桀(杰)侵夺,薄恩礼,好生分(18)。
(1)邶、庸、卫:皆西周时国名。邶在今河南汤阴东南。卫在今河南淇县。庸在今河南新乡市西南。(2)尹:治理。(3)监:监察,监督。(4)《书序》:《尚书·周书·大诰序》。(5)孟侯:意谓诸侯之长。(6)“在浚之下”:见《诗经·邶风·凯风》。浚:卫国邑名。在今河南濮阳县南。(7)“在浚之郊”:见《诗经·庸风·于旄》。(8)“亦流于淇”:见《诗经·邶风·泉水》。淇:卫国水名。(9)“河水洋洋”:今《诗经·邶风》无此句,而见于《卫风·硕人》。(10)“送我淇上”:见《诗经·庸风·桑中》。淇上:淇水之上。(11)“在彼中河”:见《诗经·庸风·柏舟》。中河:河中。(12)“瞻彼淇奥”:见《诗经·卫风·淇奥》。奥(yù):水曲处。(13)吴公子札:即吴札。(14)“美哉渊乎”等句:见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九年。(15)懿公:春秋时卫懿公。(16)曹、楚丘:卫国邑名。曹在今山东定陶西北。楚丘在今河南曹县东。(17)殷墟:在今河南安阳市。(18)生分:谓父母在,而兄弟分异(不同财产)。
河东土地平易,有盐铁之饶,本唐尧所居,《诗·风》唐·魏之国也。周武王子唐叔在母未生(1),武王梦帝谓己曰(2):“余名而(尔)子曰虞,将与之唐,属(嘱)之参。”及生,名之曰虞。至成王灭唐,而封叔虞。唐有晋水(3),及叔虞子爕为晋侯云,故参为晋星。其民有先王遗教,君子深思,小人俭陋。故《唐诗》、《蟋蟀》、《山枢》、《葛生》之篇曰(4)“今我不乐,日月其迈(5)”;“宛其死矣,它人是愉(6)”;“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”(7)。皆思奢俭之中,念死生之虑。吴札闻《唐》之歌,曰:“思深哉!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(8)?”
(1)在母未生:谓怀孕时。(2)帝:天也。(3)晋水:水名。源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,分北、中、南三渠,东流入汾水。(4)《蟋蟀》、《山枢》(即《山有枢》)、《葛生》:皆《诗经·唐风》的篇名。(5)“今我不乐,日月其迈”:见《诗经·唐风·蟋蟀》。迈:行也。日月其迈:意谓苦度岁月而至于老死。(6)宛其死矣,它人是愉”:见《诗经·唐风·山有枢》。宛:病枯。愉:快乐。(7)“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”:见《诗经·唐风·葛生》。百岁:谓死。居:谓坟墓。(8)“思深哉”等句:见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九年。
魏国(1),亦姬姓也,在晋之南河曲,故其诗曰:彼汾一曲(2)”;“置诸河之侧(3)”。自唐叔十六世至献公,灭魏以封大夫毕万,灭耿以封大夫赵夙(4),及大夫韩武子食采于韩原(5),普于是始大。至于文公,伯(霸)诸侯,尊周室,始有河内之土。吴札闻《魏》之歌,曰:“美哉渢渢乎(6)!以德辅此,则明主也。”文公后十六世为韩、魏、赵、所灭,三家皆自立为诸侯,是为三晋。赵与秦同祖,韩、魏皆姬姓也。自毕万后十世称侯,至孙称主,徙都大梁(7),故魏一号为梁,七世为秦所灭。
(1)魏国:在今山西芮城县。(2)“彼汾一曲”:见《诗经·魏风·汾沮洳》。(3)“置诸河之侧”:见《诗经·魏风·代檀》。置:放也。(4)耿:在今山西河津县。(5)韩原在今山西河津县。一说在陕西韩城西南。(6)渢渢:形容乐声宛转抑扬。(7)大梁:故城即今河南开封。
周地,柳、七星、张之分野也(1)。今之河南洛阳、毅成、平阴、偃师、巩、缑氏,是其分也。
(1)柳、七星、张:皆星宿名。皆属二十八宿。七星:南方朱鸟七宿中第四宿的七星。
昔周公营洛邑,以为在于土中,诸侯蕃(藩)屏四方,故立京师。至幽玉淫褒姒,以灭宗周,子平玉东居洛邑。其后五伯(霸)更帅(率)诸侯以尊周室(1),故周于三代最为长久。八百余年至于赧王,乃为秦所兼。初洛邑与宗周通封畿(2),东西长而南北短,短长相覆为千里。至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,又为诸侯所侵,故其分地小。
(1)五霸:齐桓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宋襄公、楚庄王。更:轮流。(2)宗周:即镐。故城在今西安市西。
周人之失,巧伪趋利,贵财贱义,高富下贫,喜为商贾,不好仕宦。
自柳三度至张十二度,谓之鹑火之次(1),周之分也。
(1)鹑火:古谓周之分野。
韩地,角、亢、氏之分野也(1)。韩分晋得南阳郡及颖川之父城、定陵、襄城、颖阳、颖阴、长社、阳翟、郏(2),东接汝南,西接弘农得新安、宜阳,皆韩分也。及《诗风》陈、郑之国,与韩同星分焉。
(1)角、亢、氏:星宿名,皆属二十八宿。(2)南阳;此为河内之南阳,韩自晋分得之地。
郑国,今河南之新郑,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(墟)也。及成皋、荥阳,颍川之崇高、阳城,皆郑分也。本周宣王弟友为周司徒,食采于宗周畿内,是为郑(1)。郑桓公问于史伯曰:“王室多故,何所可以逃死?”史伯曰:“四方之国,非玉母弟甥舅则夷狄,不可入也,其济、洛、河、颖之间乎!子男之国,虢、会为大(2),恃势与险,崇侈贪冒,君若寄帑(孥)与贿(3),周乱而敝,必将背君;君以成周之众,奉辞伐罪,亡(无)不克矣。”公曰:“南方不可乎?”对曰:“夫楚,重黎之后也,黎为高辛氏火正,昭显天地,以生柔嘉之材。姜、嬴、荆、羋,实与诸姬代相干也(4)。姜,伯夷之后也;嬴,伯益之后也。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,伯益能仪百物以佐舜(5),其后皆不失祠,而未有兴者,周衰将起,不可逼也。”桓公从其言,乃东寄帑(孥)与贿,虢、会受之。后三年,幽王败,桓公死,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,卒定虢、会之地,右洛左泲(济)(6),食溱、洧焉(7)。土狭而险,山居谷汲,男女亟聚会(8),故其俗淫。《郑诗》曰:“出其东门,有女如云(9)。”又曰:“溱与洧方灌灌兮,士与女方秉菅兮。”“恂盱且乐,惟士与女,伊其相谑(10)。”此其风也。吴札闻《郑》之歌,曰:“美哉!其细已甚,民弗堪也。是其先亡乎(11)?”自武公后二十三世,为韩所灭。
(1)郑:古邑名。故城即今陕西华县。(2)会:同“郐”。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县西北。(3)孥:谓妻子。(4)代:递也。干:犯也。(5)仪:与“宜”同。宜,安也。(6)洛、济:皆水名。洛水,在今河南省境。济水,在今河南、山东省境。(7)溱、洧:二水名。在今河南省境。(8)亟:屡也。(9)《郑诗》曰等句:引诗见《诗经·郑风·出其东门》。(10) 又曰等句:引诗均见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。灌灌:水流貌。士:男子的通称。秉:拿也。菅(jiān):兰也。洵:真也。盱:大也。伊:发语词。谑:戏言。(11)(吴札)曰等句:见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九年。
陈国,今淮阳之地。陈本太吴之虚(墟),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,是为胡公,妻以元女大姬。妇人尊贵(1),好祭祀,用史巫,故其俗巫鬼(2)。《陈诗》曰:“坎其击鼓,宛丘之下,亡(无)冬亡(无)夏,值其鹭羽(3)。”又曰:“东门之枌,宛丘之栩,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(4)。”此其风也。吴札闻《陈》之歌,曰:“国亡(无)主,其能久乎(5)!”自胡公后二十三世为楚所灭。陈虽属楚,于天文自若其故。
(1)妇人:指大姬(周武王长女)。(2)俗:此下脱一“好”字(王念孙说)。(3)《陈诗》曰等句:引诗见《诗经·陈风·宛丘》。坎:鼓声。宛丘:丘名。在陈国都城南三里。值:借为“持”。鹭羽:以白鹭羽制的舞具。(4)又曰云云:引诗见《诗经·陈风·东门之枌》。枌:木名。即白榆。栩(xǔ):柞木。子仲之子:子仲氏之女。婆娑:舞貌。(5)(吴杞)曰等句:引文见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九年。国无主:意谓国不以君为主,而政由妇人。
颍川、南阳,本夏禹之国。夏人上(尚)忠,其敝鄙朴。韩自武子后七世称侯,六世称王,五世而为秦所灭,。秦即灭韩,徙天下不轨之民于南阳(1),故其俗夸奢,上(尚)气力,好商贾渔猎,藏匿难制御也。宛,西通武关,东受江、淮,一都之会也(2)。宣帝时,郑弘、召信臣为南阳太守(3),治皆见纪。信臣劝民农桑,去末归本,郡以殷富。颍川,韩都。士有申子、韩非刻害余烈(4),高仕宦,好文法,民以贪遴(吝)争讼生分为失。韩延寿为太守(5),先之以敬让;黄霸继之,(6)教化大行,狱或八年亡(无)重罪囚。南阳好商贾,召父富以本业(7);颍川好争讼分异,黄、韩化以笃厚。“君子之德风也,小人之德草也(8),”信矣。
(1)不轨:不遵循法度者。(2)一都之会:其中不当有“之”。(3)郑弘:字稚卿。本书卷六十六有其传。召信臣:本书《循吏传》有其传。(4)申子:申不害。烈:业也。(5)韩延寿:本书卷七十六有其传。(6)黄霸:本书《循吏传》有其传。(7)召父:谓召信臣。(8)“君子之德风也”等句:见《论语·颜渊篇》载孔子之言。意谓民从教而化。
自东井六度至亢六度,谓之寿星之次(1),郑之分野,与韩同分。
(1)寿星:古谓郑之分野。
赵地,昂、毕之分野(1)。赵分晋,得赵国。北有信都、真定、常山、中山,又得涿郡之高阳、鄚、州乡;东有广平、巨鹿、清河、河间,又得渤海郡之东平舒、中邑、文安、束州、成平、章武、河以北也;南至浮水、繁阳、内黄斥丘;西有太原、定襄、云中、五原、上党。上党,本韩之别郡也,远韩近赵,后卒降赵,皆赵分也。
(1)昂、毕:皆星宿名。属二十八宿。王引之曰“昂”上当有“胃”字。
自赵夙后九世称侯(1),四世敬侯徙邯郸,至曾孙武灵王称王,五世为秦所灭。
(1)赵夙:春秋时晋人。叔带五世孙。有功于晋,封于耿。
赵、中山地薄人众,犹有沙丘纣yín乱余民(1)。丈夫相聚游戏,悲歌慷慨,起则椎剽掘冢(2),作奸巧,多弄物,为倡优。女子弹弦跕(3),游媚富贵,遍诸侯之后宫。
(1)沙丘:地名。在今河北巨鹿县东南。(2)椎剽:椎杀人而剽劫之。掘冢:盗墓。(3)跕(tiē):拖着鞋走。(xǐ):吸着鞋走。臣瓒曰:蹑跟为跕,挂指为。“挂指”,即以脚趾将大指与二指夹拖着鞋。
邯郸北通燕、涿,南有郑、卫,漳、河之间一都会也(1)。其土广俗杂,大率精急,高气势,轻为奸。
(1)漳、河:二水名。河水,即今黄河。
太原、上党又多晋公族子孙,以诈力相倾,矜夸功名,报仇过直(值)(1),嫁取(娶)送死奢靡。汉兴,号为难治,常择严猛之将,或任杀伐为威。父兄被诛,子弟怨愤,至告讦刺史二千石,或报杀其亲属。
(1)值:当也。
钟、代、石、北,迫近胡寇(1)民俗懻忮(2),好气为奸,不事农商,自全晋时,已患其剽悍(3),而武灵王又益厉之(4)。故冀州之部,盗贼常为它州剧。
(1)钟:地点无考。代:县名。石:石城。北:北平。(2)懻忮(jì zhì):强直刚愎。(3)剽悍:轻捷骁勇。(4)厉:激励。
定襄、云中、五原,本戎狄地,颇有赵、齐、卫、楚之徙(1)。其民鄙朴,少礼文,好射猎。雁门亦同俗,于天文别属燕。
(1)徙:谓迁徒之民。
燕地,尾、箕分野也(1)。武王定殷,封召公于燕,其后三十六世与六国俱称王。东有渔阳、右北平、辽西、辽东,西有上谷、代郡、雁门,南得涿郡之易、容城、范阳、北新城、故安、涿县、良乡、新昌(2),及渤海之安次,皆燕分也。乐浪、玄菟,亦宜属焉。
(1)尾、箕:星宿名。皆属二十八宿。(2)北新城:“城”当作“成”。《志》属中山国,而不属涿郡。
燕称王十世(1),秦欲灭六国,燕王太子丹遣勇士荆轲西刺秦王,不成而诛,秦遂举兵灭燕。
(1) 十世:“十”乃“七”之讹。
蓟,南通齐、赵、勃、碣之间一都会也(1),初太子丹宾养勇士,不爱后宫美女,民化以为俗,至今犹然。宾客相过,以妇侍宿,嫁取(娶)之夕,男女无别,反以为荣。后稍颇止,然终未改。其俗愚悍少虑,轻薄无威,亦有所长,敢于急人(2),燕丹遗风也。
(1)勃、碣:渤海,碣石。(2)急人:救人之急难。
上谷至辽东,地广民希,数被胡寇,俗与赵、代相类,有鱼盐枣栗之饶。北隙乌丸、夫余(1),东贾真番之利。
(1) 隙:际;邻近。乌丸、夫余:皆古代东北方民族名。
玄菟、乐浪,武帝时置,皆朝鲜、貉、句骊蛮夷(1)。殷道衰,箕子去之朝鲜(2),教其民以礼义,田蚕织作。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:相杀以当时偿杀;相伤以谷偿;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,女子为婢,欲自赎者,人五十万。虽免为民,俗犹羞之,嫁取(娶)无所雠(3),是以其民终不相盗,无门户之闭,妇人贞信不淫辟(僻)。其田民饮食以笾豆(4),都邑颇放(仿)效吏及内郡贾人,往往以杯器食。郡初取吏于辽东,吏见民无闭臧(藏),及贾人往者,夜则为盗,俗稍益薄。今于犯禁浸多,至六十余条。可贵哉,仁贤之化也!然东夷天性柔顺,异于三方之外(5),故孔子悼道不行,设浮于海,欲居九夷,有以也夫(6)!乐浪海中有倭人(7),分为百余国,以岁时来献见云。
(1)朝鲜、貉、句骊:皆古代东北方族名或国名。句丽,即高句丽。(2) 箕子:商纣诸父。(3)雠(chóu):售,给价。(4)笾(biān)、豆:古代的食器或礼器。竹制曰笾,木制曰豆。(5)三方:指南方、西方、北方。(3)孔子悼道不行,设浮于海等句:《论语·公冶长篇》载孔子语: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”(7)倭(wō)人:古代对日本人的称谓。自危四度至斗六度(1),谓之析木之次(2),燕之分也。(1)危、斗:星宿名,皆属二十八宿。(2)析木:古代谓燕之分野。
齐地,虚、危之分野也(1)。东有甾川、东莱、琅邪、高密、胶东,南有泰山、城阳,北有千乘,清河以南,勃海之高乐、高城、重合、阳信,西有济南、平原,皆齐分也。
(1)虚、危:星宿名。皆属二十八宿。
少吴之世有爽鸠氏,虞、夏时有季勋,汤时有逢公柏陵,殷末有薄姑氏,皆为诸侯,国此地。至周成王时,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,成王灭之,以封师尚父(1),是为太公。《诗风》齐国是也。临甾名营丘,故《齐诗》曰:“子之营兮,遭我乎岮之间兮(2)。”又曰:“俟我于著乎而(3)。”此亦其舒缓之体也。吴札闻《齐》之歌,曰:“泱泱乎,大风也哉!其太公乎?国未可量也(4)。”
(1)师尚父:即吕尚。俗称姜太公。(2)《齐诗》曰等句:引诗见《诗经·齐风·营》。《毛诗》作《还》,《齐诗》作《营》。之:往也。营:营丘。岮(náo):同“”,山名。在今山东临淄南。(3)“俟我于著乎而”:引诗见《诗经·齐风·著》。俟:等候。著:古代宅院大门与屏风之间称“著”。乎而:语气同。 (4)“泱泱乎”等句:见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九年。泱泱(yāng):弘大貌。
古有分土(1),亡(无)分民(2)。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(3),少五谷而人民寡,乃劝以女工之业,通鱼盐之利,而人物辐凑。后十四世,桓公用管仲,设轻重以富国(4),合诸侯成伯(霸)功,身在陪臣而取三归(5)。故其俗弥侈,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(6),号为冠带衣履天下(7)。
(1)分土:谓立封疆。(2)无分民:谓民相往来。(3)舄(xì)卤:同“斥卤”。盐碱地,不宜耕种。(4)轻重:古代关于调节商品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。参考《管子·轻重篇》(5)三归:诸说不一。有说娶三姓女。有说是台名。有说指市租常例之归于公者(6)冰纨:细洁雪白的丝织品。绮绣:素地花纹的丝织物。纯丽:精美华丽。(7)号为冠带衣履天下:意谓天下人的冠带衣履皆仰给于齐地。
初太公治齐,修道术,尊贤智,赏有功,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,矜功名,舒缓阔达而足智。其失夸奢朋党,言与行缨,虚诈不情(1),急之则离散,缓之则放纵。始桓公兄襄公yín乱,姑姊妹不嫁,于是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,名曰“巫儿”,为家主祠,嫁者不利其家,民至今以为俗。痛乎,道(导)民之道,可不慎哉!
(1) 不情:不可得其情(师古说)。
昔太公始封,周公问:“何以治齐?”太公曰:“举贤而上(尚)功。”周公曰:“后世必有篡杀之臣。”其后二十九世为强臣田和所灭,而和自立为齐侯。初,和之先陈公子完有罪来奔齐,齐桓公以为大夫,更称田氏。九世至和而篡齐,至孙威王称王,五世为秦所灭。临甾,海、岱之间一都会也,其中具五民云(1)。
(1)五民:有说谓士、农、商、工、贾(服虔说)。有说指五方之民(如淳说)。
鲁地,奎、娄之分野也(1)。东至东海,南有泗水,至淮,得临淮之下相、睢陵、僮、取虑,皆鲁分也。
(1) 奎、娄:星宿名。皆属二十八宿。
周兴,以少吴之虚(墟)曲阜封周公子伯禽为鲁侯,以为周公主(1)。其民有圣人之教化,故孔子曰“齐一变至于鲁,鲁一变至于道(2)”,言近正也。濒洙泗之水,其民涉度,幼者扶老而代其任(3)。俗既益薄,长老不自安,与幼少相让,故曰:“鲁道衰,诛泗之间龂龂如也(4)。”孔子闵(悯)王道将废,乃修六经,以述唐虞三代之道,弟子受业而通者七十有七人。是以其民好学,上(尚)礼义,重廉耻。周公始封,太公问:“何以治鲁?”周公曰:“尊尊而亲亲。”太公曰:“后世浸弱矣(5)。”故鲁自文公以后,禄去公室,政在大夫,季氏逐昭公,陵夷微弱,三十四世而为楚所灭。然本大国,故自为分野。
(1) 周公主:主周公之祭祀。(3)孔子曰等句:引语见《论语·雍也篇》。(3)任:担荷。(4)“鲁道衰”等句:见《史记·鲁世家》“太史公曰”。龂龂(yínyín):争辩貌。(5)浸弱:逐渐微弱。
今去圣久远,周公遗化销微,孔氏库序衰坏。地狭民众,颇有桑麻之业,亡(无)林泽之饶。俗俭啬爱财,趋商贾,好皆毁(1),多巧伪,丧祭之礼文备实寡,然其好学犹愈于它俗(2)。
(1)曾(zǐ)毁:诋毁。(2)愈:胜也。
汉兴以来,鲁东海多至卿相。东平、须昌、寿良(1),皆在济东,属鲁,非宋地也,当考(2)。
(1)寿良:或写作“寿张”。本名寿良,汉光武避赵王良讳,改“良”为“张”。(2)自“东平”以下十八字可疑。顾炎武曰:“于宋地下云‘今之沛、梁、楚、山阳、济阴、东平及东郡之须昌、寿张,皆宋分也’,于鲁地下又云‘非宋地也,当考’,此并存异说,以备考,当小注于下面误连书者。”钱站曰:“自‘东平’以下十八字,似非原文,或后人因其地属鲁,而分野在宋,故增记于此,以俟再核耳!”
宋地,房、心之分野也(1)。今之沛、梁、楚、山阳、济阴、东平及东郡之须昌、寿张,皆宋分也。
(1)房、心:星宿名。皆属二十八宿。
周封微子于宋,今之睢阳是也,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虚(墟)也。济阴定陶,《诗风》曹国也。武王封弟叔振铎于曹,其后稍大,得山阳、陈留,二十余世为宋所灭。
昔尧作游成阳(1),舜渔雷泽(2),汤止于毫(3),故其民犹有先王遗风,重厚多君子,好稼稿,恶衣食,以致畜(蓄)藏。
(1)作游:谓建筑游乐之所。成阳:故城在今山东菏泽县东北。(2)渔:捕鱼。雷泽:在今山东菏泽县东北,南傍成阳故城。(3)毫:故址在河南商丘县。
宋自微子二十余世,至景公灭曹,灭曹后五世亦为齐、楚、魏所灭,参(三)分其地。说得其梁、陈图,齐得其济阴、东平,楚得其沛。故今之楚彭城,本宋也。《春秋经》曰“围宋彭城”。宋虽灭,本大国,故自为分野。沛楚之失,急疾颛(专)已(1),地薄民贫,而山阳好为奸盗。
(1)急疾专己:言性褊狭而自用。
卫地,营室、东壁之分野也(1)。今之东郡及魏郡黎阳,河内之野王、朝歌,皆卫分也。
(1)营室、东壁:星宿名。一作“室”、“壁”。皆瞩二十八宿。
卫本国既为狄所灭(1),文公徙封楚丘,三十余年,子成公徙于帝丘。故《春秋经》曰“卫迁于帝丘”,今之濮阳是也。本颛顼之虚(墟),故谓之帝丘。夏后之世,昆吾氏居之。成公后十余世,为韩、魏所侵,尽亡其旁邑,独有濮阳。后秦灭濮阳,置东郡,徒之于野王。始皇既并天下,犹独置卫君,二世时乃废为庶人。凡四十世,九百年,最后绝,故独为分野。
(1)卫本国既为狄人所灭:事在《春秋》闵公二年。
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(1),男女亦亟聚会(2),声色生焉,故俗称郑卫之音。周末有子路、夏育(3),民人慕之,故其俗刚武,上(尚)气力。汉兴,二千石治者亦以杀戮为威。宣帝时韩延寿为东郡太守(4),承圣恩,崇礼义,尊谏争(诤),至今东郡号善为吏,延寿之化也。其夫颇奢靡,嫁取(娶)送死过度,而野王好气任侠,有濮上风。
(1)阻:阻隔。(2)亟:屡也。(3)子路:孔子弟子仲由,性好勇。夏育:古代壮士,皆卫人。(4)韩延寿:本书卷七十六有其传。
楚地,翼、轸之分野也(1)。今之南郡、江夏、零陵、桂阳、武陵、长沙及汉中、汝南郡,尽楚分也。
(1)翼、轸:星宿名。皆属二十八宿。
周成王时,封文、武先师鬻熊之曾孙熊绎于荆蛮(1),为楚子,居丹阳。后十余世至熊达,是为武王,浸以强大。后五世至严王(2),总帅诸侯,观兵周室,并吞江、汉之间,内灭陈、鲁之国(3)。后十余世,顷襄王东徒于陈。
(1)鬻(yù)熊:楚之先祖,为周文王师。其曾孙熊绎于周成王时封于楚,姓羋氏,居丹阳。(2)严王:即庄王。因避汉明帝讳,改“庄”为“严”。(3)灭陈、鲁:楚灭鲁在顷襄王时,灭陈在惠王时。
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;江南地广,或火耕水耨。民食鱼稻,以渔猎山伐为业(1),果蓏螺蛤(2),食物常足。故窳窳偷生(3),而亡(无)积聚,饮食还给(4),不忧冻饿,亦亡(无)千金之家。信巫鬼,重淫祀。而汉中淫失(泆)枝柱(5),与巴蜀同俗。汝南之别,皆急疾有气势。江陵,故郢都,西通巫、巴,东有云梦之饶(6),亦一都会也。
(1)山伐:谓伐山取竹木。(2)蓏(luǒ):瓜类等蔓生植物的果实。(3)窊窳(zǐ yǔ):懒惰。(4)还给:言经常给足。(5)淫泆(yì):谓纵欲放荡。枝柱:抵触,不顺从。(6)云梦:古泽名。在今洪湖、洞庭湖一带。
吴地,斗分野也(1)。今之会稽、九江、丹阳、豫章、庐江、广陵、六安、临淮郡,尽吴分也。
(1) 斗:星宿名。属二十八宿。
殷道既衰,周大(太)王亶父兴岐梁之地,长子大(太)伯,次曰仲雍,少曰公季。公季有圣子昌,大(太)王欲传国焉。大(太)伯,仲雍辞行采药,遂奔荆蛮。公季嗣位,至昌为西伯,受命而王。故孔子美而称曰:“大(太)伯,可谓至德也已矣!三以天下让,民无得而称焉(1)。”谓“虞仲夷逸,隐居放言,身中清,废中权(2)。”太伯初奔荆蛮,荆蛮归之,号曰勾吴(3)。大(太)伯卒,仲雍立,至曾孙周章,而武王克殷,因而封之。又封周章弟中(仲)于河北,是为北吴,后世谓之虞,十二世为晋所灭。后二世而荆蛮之吴子寿梦盛大称王。其少子则季札,有贤材。兄弟欲传国,札让而不受。自寿梦称王六世,阖庐举伍子胥、孙武为将,战胜攻取,兴伯(霸)名于诸侯。至子夫差,诛子胥,用宰嚭(4),为粤(越)王勾践所灭。
(1) 孔子美而称曰等句:引语见《论语·泰伯篇》。至德:崇高的道德。无得而称:简直找不到恰当的词来称赞。(2)“虞仲夷逸”等句:见《论语·微子篇》。虞仲:即仲雍。夷逸:人名。放言:放肆直言。清:廉洁。废中权:受废弃也是他的权术。(3)勾(gōu)吴:即吴国。(4)宰嚭(pǐ):春秋时吴国太宰嚭。吴、粤之君皆好勇,故其民至今好用剑,轻死易发。粤既并吴,后六世为楚所灭。后秦又击楚,徙寿春,至子为秦所灭。
寿春、合肥受南北湖皮革、鲍、木之输(1),亦一都会也。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,作《离骚》诸赋以自伤悼(2)。后有宋玉、唐勒之属慕而述之,皆以显名。汉兴,高祖王兄子濞于吴,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,枚乘、邹阳、严夫子之徒兴于文、景之际。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,招宾客著书。而吴有严助、朱买臣、贵显汉朝,文辞并发,故世传《楚辞》。其失巧而少信。初淮南王异国中民家有女者(3),以待游士而妻之,故至今多女而少男。本吴粤(越)与楚接比,数相并兼,故民俗略同。
(1) 鲍:有二说,一说鲍鱼,一说即“鞄”。木:木材。(2)诸赋:谓《九歌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章》等。(3)异:优待之意。
吴东有海盐章山之铜,三江五湖之利,亦江东之一都会也。豫章出黄金,然堇堇物之所有(1),取之不足以更费(2)。江南卑湿,丈夫多天。
(1)堇堇(jìn jìn):少也。(2)取之不足以更费:谓取金不足偿功值,即言得不偿失。更:偿也。
会稽海外有东鳀人(1),分为二十余国,以岁时来献见云。
(1) 东鳀(tí):古国名。在会稽郡海外。
粤地,牵牛、婺女之分野也(1)。今之苍梧、郁林、合浦、交趾、九真、南海、日南、皆粤(越)分也。
(1)牵牛、婺女:星宿名。皆属二十八宿。一名“牛”、“女”。
其君禹后,帝少康之庶子云,封于会稽,文身断发(1),以避蛟龙之害。后二十世,至勾践称王,与吴王阖庐战,败之李(2)。夫差立,勾践乘胜复伐吴,吴大破之,栖会稽(3),臣服请平。后用范蠡、大夫种计,遂伐灭吴,兼并其地。度(渡)淮与齐、晋诸侯会,致贡于周。周元王使使赐命为伯,诸侯毕贺。后五世为楚所灭,子孙分散,君服于楚(4)。后十世,至闽君摇,佐诸侯平秦。汉兴,复立摇为越王。是时,秦南海尉赵佗亦自王,传国至武帝时,尽灭以为郡云。
(1)文身:古代民俗,在身体上刺画有色的图案或花纹。(2)李;地点无考。(3)会稽:山名。在今浙江绍兴东南。(4)君服于楚:事楚为君而服从之。
处近海,多犀、象、毒冒(玳瑁)、珠玑、银、铜、果、布之凑(1),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。番禺,其一都会也。
(1)果:谓龙眼、荔枝等。 布:葛布。(韦昭说)。
自合浦徐闻南入海,得大州(1),东西南北方千里,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、珠厓郡。民皆服布如单被,穿中央为贯头(2)。男子耕农,种禾稻苎麻,女子桑蚕织绩。亡(无)马与虎,民有五畜(3),山多麈麈(4)。兵则矛、盾、刀(5),木弓弩,竹矢、或骨为链。自初为郡县,吏卒中国人多侵陵之,故率数岁一反。元帝时,遂罢弃之。
(1)大州:今海南岛。(2)服布如单被,穿中央为贯头,穿衣从头上套下去,如今套衫的穿法。(3)五畜:牛、羊、猪、鸡、犬。(4)麈(zhū):兽名。鹿属。角类鹿,蹄类牛,尾类驴,颈背类骆驼,故俗谓四不像。麠(jīng):兽名。大鹿。(5)兵:武器。
自日南障塞、徐闻、合浦船行可五月,有都元国(1);又船行可四月,有邑卢没国(2);又船行可二十余日,有湛离国(3);步行可十余日,有夫甘都卢国(4)。自夫甘都卢国。船行可二月余,有黄支国(5),民俗略与珠厓相类。其州广大,户口多,多异物,自武帝以来皆献见。有译长,属黄门,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、壁流离、奇石异物(6),赍黄金杂缯而往。所至国皆禀(廪)食为耦(偶)(7),蛮夷贾船,转送致之。亦利交易,剽杀人(8)。又苦逢风波溺死,不(否)者数年来还(9)。大珠至围二寸以下。平帝元始中,王莽辅政,欲耀威德,厚遗黄支王,令遣使献生犀牛。自黄支船行可八月,到皮宗(10);船行可二月,到日南、象林界云。黄支之南,有已程不国(11),汉之译使自此还矣(12)。
(1)都元国:地点无考。(2)邑卢没国:古国名。古地或以为在今缅甸勃固附近。(3)谌离国:古国名。故地或以为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沿岸。(4)夫甘都卢国:古国名。故地或以为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中游卑谬附近。(5)黄支国:古国名。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的康契普腊姆附近,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亚齐附近。(6)璧流离:宝石名。流离,即琉璃。(7)廪:给也。为耦(偶):为同伴。(8)剽:抢劫。(9)否者:否则。(10) 皮宗:古地名。故址有数说:(1)在今新加坡西面的皮散岛;(2)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部宽但河口的皮散岛;(3)在今苏门答腊岛北部;(4)在今马来半岛克拉地峡的帕克强河口。为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要地。(11)已程不国:古国名。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半岛南部;或以为在今斯里兰卡。(12)译使:翻译使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