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绅(772—846)生于唐大历七年(772年),祖籍安徽亳州。父李晤, 历任金坛、乌程(今浙江吴兴)、晋陵(今常州)等县令,携家来无锡,定居梅里抵陀里(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)。李绅幼年丧父,由母教以经义。15岁时读书于惠山。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,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,写出了千古传诵的《悯农》元稹处。曾为元稹《莺莺传》命题,作《莺莺歌》,相得益彰,流传后世。元和元年(806)中进士,补国子监助教。 后离京至金陵,入节度使李掎幕府。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。李掎被杀后获释,回无锡惠山寺读书。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,与元稹、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(史称新乐府运动),作有《乐府新题》20首。 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。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,卷入朋党之争,为李(德裕)党重要人物,任御史中丞、户部侍郎等要职。与李德裕、
元稹被誉为三俊。长庆四年(824年),李党失势,李绅被贬为端州(今广东肇庆)司马。放逐期间,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、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。自宝历元年(825)至太和四年(830),李绅历任江州刺史、滁州刺史、寿州刺史,处境有所改善。 太和七年,李德裕为相,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。开成元年(836年)任河南尹(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),旋又任汴州刺史、宣武军节度使、宋毫汴颖观察使。开成三年八月,编《追昔游诗》3卷,并作序。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。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,后入京拜相,任中书情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,封赵国公。居相位4年。会昌四年(844年)因中风辞位。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。会昌六年病逝扬州,终年74岁,归葬于故乡无锡。赠太尉,溢文肃。作品流传至今的有《追昔游诗》3卷、《杂诗》1卷,收录于《全唐诗》。另有《莺莺歌》,保存在《西厢记诸宫调》中。
李绅诗文作品欣赏
- 卷四百八十三·李绅的诗
- 卷四百八十二·李绅的诗
- 卷四百八十一·李绅的诗
- 李绅的诗
- 悯农·春种一粒粟
- 悯农·锄禾日当午
- 拜三川守
- 拜宣武军节度使
- 悲善才
- 别石泉
- 别双温树
- 长门怨_宫殿沈沈晓
- 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
- 滁阳春日怀果园闲宴(园中杂树,多手植也)
- 答章孝标
- 答章孝标_假金只用真金镀
- 到宣武三十韵
-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
- 渡西陵十六韵
- 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
- 泛五湖(效谢惠连)
- 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
- 赋月
- 皋桥
- 姑苏台杂句
- 古风二首
- 龟山寺鱼池
- 过荆门
- 过梅里七首家…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·翡翠坞
- 过梅里七首家…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·忆放鹤
- 过梅里七首家…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·早梅桥
- 过梅里七首家…今列题于后·忆东郭居(效丘迟)
- 过梅里七首家…今列题于后·忆题惠山寺书堂
- 过梅里七首家…今列题于后·忆西湖双鸂鶒(效鲍明远)
-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…于后·上家山
- 过吴门二十四韵
- 过钟陵(余长庆三年除江西观察使,奉诏不之任)
- 杭州天竺、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…追思为诗二首
- 和晋公三首
- 红蕉花
- 华顶
- 华顶_欲向仙峰炼九丹
- 华山庆云见
- 回望馆娃故宫
- 建元寺(一作和郭郧寒食)
- 鉴玄影堂
- 江南暮春寄家
- 江亭_瘴江昏雾连
- 句_君咏风月夕
- 开元寺
- 灵蛇见少林寺
- 柳二首
- 南梁行
- 毗陵东山
- 七年初到洛阳寓居宣教里时已春暮而四老俱在洛中分司
- 庆云见
-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
- 却到金陵登北固亭
- 却到浙西
- 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
- 却过淮阴吊韩信庙
- 却入泗口
- 却望无锡芙蓉湖
- 入扬州郭
- 若耶溪(西施采莲、欧冶铸剑所)
- 山出云_霭祥云起,
- 上党奏庆云见
- 涉沅潇
-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
- 寿阳罢郡日…瑞物·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
-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…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·虎不食人
-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…兼纪瑞物物·初出淝口入淮
-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…兼纪瑞物物·入淮至盱眙
-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…兼纪瑞物物·忆东湖
-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…物·肥河维舟阻冻祗待敕命
-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…纪瑞物·别连理树
- 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 (唐· 李绅·悯农)
- 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
- 宿瓜州
- 宿扬州
- 宿扬州水馆
- 宿越州天王寺
- 溯西江
- 题白乐天文集
-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
- 望鹤林寺
- 闻里谣效古歌
- 闻猿
- 新昌宅书堂前有药树一株今已盈拱前长庆中…名之天上树
- 新楼诗二十首·北楼樱桃花
- 新楼诗二十首·城上蔷薇
- 新楼诗二十首·东武亭
- 新楼诗二十首·杜鹃楼
- 新楼诗二十首·龟山
- 新楼诗二十首·海榴亭(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)
- 新楼诗二十首·海棠
- 新楼诗二十首·寒林寺
- 新楼诗二十首·橘园
- 新楼诗二十首·灵汜桥
- 新楼诗二十首·龙宫寺
- 新楼诗二十首·满桂楼
- 新楼诗二十首·南庭竹
- 新楼诗二十首·琪树
- 新楼诗二十首·水寺
- 新楼诗二十首·望海亭(在卧龙山顶上越中最高处)
- 新楼诗二十首·新楼
- 新楼诗二十首·晏安寺
- 新楼诗二十首·禹庙
- 新楼诗二十首·重台莲
- 移九江(效何水部。余自九江及今周一纪矣)
- 忆被牛相留醉州中时无他宾牛公夜出真珠辈数人
- 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
- 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(长庆三年)
- 忆登栖霞寺峰(效梁简文)
- 忆过润州
- 忆汉月_花开花落无
- 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举所职称霍…去郡三载
- 忆万岁楼望金山
-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
- 忆至巩县河宿待家累追怀
- 莺莺歌(一作东飞伯劳西飞燕歌,为莺莺作)
-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
- 欲到西陵寄王行周
- 早渡扬子江(时王璠在浙西)
- 早发_沙洲月落宿
- 赠毛仙翁_忆昔我祖神
- 赠韦金吾
- 真娘墓
- 至潭州闻猿
- 重别西湖
- 重到惠山
- 重入洛阳东门
- 州中小饮便别牛相
- 朱槿花
- 转寿春守太和庚戌岁二月祗命寿阳时替裴…诗人之末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