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几道(约1040-约1112):北宋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(今属江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晚年家境中落。其词多感伤情调。有《小山词》。
生平
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,旁及百家,尤喜乐府,文才出众, 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。他不受世俗约束,生性高傲,不慕势利,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,谋取功名,因而仕途很不得意,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、开封府推官等小吏。
黄庭坚的《小山词序》也许给我们一个最好的解释:“余尝论:叔原固人英也;其痴处亦自绝。人爱叔原者,皆愠而问其旨:‘仕宦连蹇,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,是一痴也。论文自有体,不肯作一新进语,此又一痴也。费资千百万,家人寒饥,而面有孺子之色,此又一痴也。人皆负之而不恨,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,此又一痴也。’乃共以为然。”从四痴也就能看到他们孤芳自洁的个性。忠纯真挚的痴情,他仍未失却童心,他难与一般俗人合流,
晏几道孤高自负,傲视权贵,即使是苏轼这种人,也不在眼下。据《砚北杂志》云:“元佑中,叔原以长短句行,苏子瞻因鲁直(即黄庭坚)欲见之,则谢曰:‘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,亦未暇见也。’”(按:当时苏轼在京,正受帝、后赏识,迁中书舍人、翰林学士)其高傲竟至此等程度!
他好藏书,能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,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,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,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。
词风
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,工于言情,与其父齐名,世称“二晏”。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,认为造诣在殊之上。“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,出元献(晏殊)、文忠(欧阳修)之右……措辞婉妙,一时独步。”(《白雨斋词话》)词风逼近其父。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,语多浑成;又比晏殊词沉挚、悲凉。特别是在言情词上,更优于其父。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,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。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、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。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。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,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,笔调感伤,凄婉动人。在有些作品中,表现出不合世俗、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。
《小山词》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。工于言情,但很少尽情直抒,多出之以婉曲之笔,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。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,日臻纯熟。冯煦在《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》中说:“淮海、小山,古之伤心人也。其淡语皆有味,浅语皆有致,求之两宋,实罕其匹。”
《小山词》从《珠玉词》出,而成就不同,虽是走其父婉约传统,固守小令的阵地,却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。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,浅处皆深,将艳词小令,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与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。
小山词多怀往事,抒写哀愁,笔调饱含感伤,伤情深沉真挚,情景融合,造语工丽,秀气胜韵,吐属天成,“能动摇人心”。他的《临江仙》、《鹧鸪天》、《阮郎归》等,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,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,抒写离别之愁,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,情真意切,九曲回肠。其中新辞丽句,深为论者所叹赏。如“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”(《临江仙》),《复堂词话》赞它是“千古不能有二”的“名句”;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”(《鹧鸪天》),《苕溪渔隐丛话》评它为“词情婉丽”;至于“梦魂惯得无拘检,又踏杨花过谢桥”(《鹧鸪天》),连认为“作文害道”的理学家程颐听了,都得笑着说:“鬼语也!”(《邵氏闻见后录》)
- 鹧鸪天·醉拍春衫惜旧香
- 少年游·离多最是
- 鹧鸪天·七夕
- 生查子·长恨涉江遥
- 蝶恋花·初捻霜纨生怅望
- 阮郎归·天边金掌露成霜
- 木兰花·秋千院落重帘暮
- 临江仙·梦后楼台高锁
- 临江仙·斗草阶前初见
- 蝶恋花·梦入江南烟水路
- 阮郎归·旧香残粉似当初
- 鹧鸪天·小令尊前见玉箫
- 鹧鸪天·彩袖殷勤捧玉钟
- 蝶恋花·醉别西楼醒不记
- 临江仙·梦后楼台高锁
- 晏几道的词集
- 碧牡丹
- 采桑子_白莲池上当
- 采桑子_别来长记西
- 采桑子_春风不负年
- 采桑子_当时月下分
- 采桑子_非花非雾前
- 采桑子_高吟烂醉淮
- 采桑子_红窗碧玉新
- 采桑子_花前独占春
- 采桑子_花时恼得琼
- 采桑子_金风玉露初
- 采桑子_芦鞭坠遍杨
- 采桑子_年年此夕东
- 采桑子_前欢几处笙
- 采桑子_秋来更觉消
- 采桑子_秋千散后朦
- 采桑子_日高庭院杨
- 采桑子_双螺未学同
- 采桑子_谁将一点凄
- 采桑子_无端恼破桃
- 采桑子_西楼月下当
- 采桑子_湘妃浦口莲
- 采桑子_心期昨夜寻
- 采桑子_宜春苑外楼
- 采桑子_昭华凤管知
- 采桑子_征人去日殷
- 长相思_长相思。长
- 愁倚阑令
- 愁倚阑令_春罗薄
- 愁倚阑令_花阴月
- 丑奴儿_日高庭院杨
- 丑奴儿_昭华凤管知
- 点绛唇_碧水东流,
- 点绛唇_湖上西风,
- 点绛唇_花信来时,
- 点绛唇_明日征鞭,
- 点绛唇_妆席相逢,
- 蝶恋花_碧草池塘春
- 蝶恋花_碧落秋风吹
- 蝶恋花_碧玉高楼临
- 蝶恋花_黄菊开时伤
- 蝶恋花_金翦刀头芳
- 蝶恋花_卷絮风头寒
- 蝶恋花_梦入江南烟
- 蝶恋花_碾玉钗头双
- 蝶恋花_千叶早梅夸
- 蝶恋花_庭院碧苔红
- 蝶恋花_喜鹊桥成催
- 蝶恋花_笑艳秋莲生
- 蝶恋花_欲减罗衣寒
- 蝶恋花_醉别西楼醒
- 洞仙歌_春残雨过,
- 泛清波摘遍
- 风入松_柳阴庭院杏
- 风入松_心心念念忆
- 凤孤飞
- 更漏子_出墙花,当
- 更漏子_槛花稀,池
- 更漏子_柳间眠,花
- 更漏子_柳丝长,桃
- 更漏子_露华高,凤
- 更漏子_欲论心,先
- 归田乐
- 好女儿
- 河满子_对镜偷匀玉
- 河满子_绿绮琴中心
- 胡捣练_小亭初报一
- 浣溪沙_白纻春衫杨
- 浣溪沙_唱得红梅字
- 浣溪沙_床上银屏几
- 浣溪沙_翠阁朱阑倚
- 浣溪沙_二月春花厌
- 浣溪沙_二月和风到
- 浣溪沙_飞鹊台前晕
- 浣溪沙_家近旗亭酒
- 浣溪沙_楼上灯深欲
- 浣溪沙_绿柳藏乌静
- 浣溪沙_莫问逢春能
- 浣溪沙_浦口莲香夜
- 浣溪沙_日日双眉斗
- 浣溪沙_铜虎分符领
- 浣溪沙_团扇初随碧
- 浣溪沙_卧鸭池头小
- 浣溪沙_午醉西桥夕
- 浣溪沙_闲弄筝弦懒
- 浣溪沙_小杏春声学
- 浣溪沙_一样宫妆簇
- 浣溪沙_已拆秋千不
- 减字木兰花_长亭晚送。
- 减字木兰花_长杨辇路。
- 减字木兰花_留春不住。
- 解佩令_玉阶秋感,
- 浪淘沙_高阁对横塘
- 浪淘沙_丽曲醉思仙
- 浪淘沙_小绿间长红
- 梁州令_莫唱阳关曲
- 两同心_楚乡春晚,
- 临江仙_长爱碧阑干
- 临江仙_淡水三年欢
- 临江仙_东野亡来无
- 临江仙_斗草阶前初
- 临江仙_梦后楼台高
- 临江仙_浅浅余寒春
- 临江仙_身外闲愁空
- 临江仙_旖旎仙花解
- 留春令
- 留春令_采莲舟上
- 留春令_海棠风横
- 六么令
- 木兰花_阿茸十五腰肢好
- 木兰花_初心已恨花期晚
- 木兰花_风帘向晓寒成阵
- 木兰花_狂似钿筝弦底柱
- 木兰花_念奴初唱离亭宴
- 木兰花_小颦若解愁春暮
- 木兰花_玉真能唱朱帘静
- 南乡子_何处别时难
- 南乡子_花落未须悲
- 南乡子_画鸭懒熏香
- 南乡子_渌水带青潮
- 南乡子_小蕊受春风
- 南乡子_新月又如眉
- 南乡子_眼约也应虚
- 破阵子_柳下笙歌庭
- 扑蝴蝶
- 菩萨蛮_哀筝一弄湘
- 菩萨蛮_春风未放花
- 菩萨蛮_个人轻似低
- 菩萨蛮_江南未雪梅
- 菩萨蛮_娇香淡梁胭
- 菩萨蛮_来时杨柳东
- 菩萨蛮_鸾啼似作留
- 菩萨蛮_相逢欲话相
- 菩萨蛮_香莲烛下匀
- 清平乐_波纹碧皱。
- 清平乐_春云绿处。
- 清平乐_寒催酒醒。
- 清平乐_红英落尽。
- 清平乐_蕙心堪怨。
- 清平乐_可怜娇小。
- 清平乐_莲开欲遍。
- 清平乐_千花百草。
- 清平乐_沈思暗记。
- 清平乐_笙歌宛转。
- 清平乐_双纹彩袖。
- 清平乐_西池烟草。
- 清平乐_心期休问。
- 清平乐_烟轻雨小。
- 清平乐_幺弦写意。
- 清平乐_莺来燕去。
- 清平乐_暂来还去。
- 清商怨_庭花香信尚
- 庆春时
- 秋蕊香_池苑清阴欲
- 秋蕊香_歌彻郎君秋
- 阮郎归_来时红日弄
- 阮郎归_天边金掌露
- 阮郎归_晚妆长趁景
- 少年游_雕梁燕去,
- 少年游_绿勾阑畔,
- 少年游_西楼别后,
- 少年游_西溪丹杏,
- 生查子_春从何处归
- 生查子_关山魂梦长
- 生查子_官身几日闲
- 生查子_红尘陌上游
- 生查子_金鞭美少年
- 生查子_狂花顷刻香
- 生查子_落梅庭榭香
- 生查子_轻轻制舞衣
- 生查子_轻匀两脸花
- 生查子_一分残酒霞
- 生查子_远山眉黛长
- 生查子_坠雨已辞云
- 思远人
- 诉衷情_长因蕙草记
- 诉衷情_都人离恨满
- 诉衷情_净揩妆脸浅
- 诉衷情_凭觞静忆去
- 诉衷情_小梅风韵最
- 诉衷情_御纱新制石
- 诉衷情_种花人自蕊
- 诉衷情_渚莲霜晓坠
- 踏莎行_柳上烟归,
- 踏莎行_绿径穿花,
- 踏莎行_南苑吹花,
- 踏莎行_宿雨收尘,
- 踏莎行_雪尽寒轻,
- 望仙楼
- 武陵春_九日黄花如
- 武陵春_绿蕙红兰芳
- 武陵春_烟柳长堤知
- 西江月_愁黛颦成月
- 西江月_南苑垂鞭路
- 喜团圆
- 行香子_晚绿寒红。
- 燕归梁_莲叶雨,蓼
- 谒金门_溪声急。无
- 忆闷令
- 于飞乐_晓日当帘,
- 虞美人_飞花自有牵
- 虞美人_秋风不似春
- 虞美人_曲阑干外天
- 虞美人_湿红笺纸回
- 虞美人_疏梅月下歌
- 虞美人_闲敲玉镫隋
- 虞美人_小梅枝上东
- 虞美人_一弦弹尽仙
- 虞美人_玉箫吹遍烟
- 玉楼春_斑骓路与阳
- 玉楼春_采莲时候慵
- 玉楼春_当年信道情
- 玉楼春_雕鞍好为莺
- 玉楼春_东风又作无
- 玉楼春_芳年正是香
- 玉楼春_红绡学舞腰
- 玉楼春_离鸾照罢尘
- 玉楼春_旗亭西畔朝
- 玉楼春_轻风拂柳冰
- 玉楼春_清歌学得秦
- 玉楼春_琼酥酒面风
- 玉楼春_一尊相遇春
- 御街行_街南绿树春
- 御街行_年光正似花
- 鹧鸪天_碧藕花开水
- 鹧鸪天_彩袖殷勤捧
- 鹧鸪天_楚女腰肢越
- 鹧鸪天_当日佳期鹊
- 鹧鸪天_斗鸭池南夜
- 鹧鸪天_九日悲秋不
- 鹧鸪天_绿橘梢头几
- 鹧鸪天_梅蕊新妆桂
- 鹧鸪天_陌上濛濛残
- 鹧鸪天_清颍尊前酒
- 鹧鸪天_十里楼台倚
- 鹧鸪天_手捻香笺忆
- 鹧鸪天_守得莲开结
- 鹧鸪天_题破香笺小
- 鹧鸪天_小令尊前见
- 鹧鸪天_小玉楼中月
- 鹧鸪天_晓日迎长岁
- 鹧鸪天_一醉醒来春
- 鹧鸪天_醉拍春衫惜
- 醉落魄
- 醉落魄_ 休休莫莫
- 醉落魄_鸾孤月缺
- 醉落魄_天教命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