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九龄(678-740) : 唐开元尚书丞相,唐玄宗李隆基,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,纠正重内轻外风气;选官应重贤能,不循资历。后因与主政者不合,一度辞官返回家乡。期间,主持修筑梅关古道上的大庾岭驿道,保障了南北交通要道的畅通。唐开元六年(718)返回京城,宰相张说重其文才,称为“后出词人之冠”。开元十一年(723)被任为中书舍人。及张说罢相,因受权力斗争风波的牵连而被调往外地任官。开元十九年,玄宗召为秘书少监、集贤院学士,再迁中书侍郎。由于他才学超群,风度亦甚佳,因而颇受玄宗的赞赏。开元二十一年,被任为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(丞相),主理朝政。他建议于河南屯田,引水种稻,遂兼河南稻田使。
其时,唐朝处在全盛时期 ,但却又隐伏着种种社会危机。张九龄针对社会弊端,提出以“王道”替代“霸道”的从政之道,强调保民育人,反对穷兵黩武;主张省刑罚,薄征徭,扶持农桑;坚持革新吏治,选贤择能,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。他的施政方针,缓解了社会矛盾,对巩固中央集权,维护“开元盛世”起了重要的作用,因而被后世誉为“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”的三杰之一。
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,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,整顿朝纲。玄宗的宠妃武惠妃,欲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时,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,九龄叱退使者,及时据理力争,从而平息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。而对安禄山、李林甫等奸佞所为,张九龄更痛斥其非,并竭力挫败其阴谋。
玄宗欲以范阳(今北京)节度使张守珪为相,以朔方(今宁夏灵武南)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,九龄都反对,玄宗不悦,唐玄宗被李林甫的谗言所惑,玄宗遂于开元二十四年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,罢知政事。罢相后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,触怒玄宗,坐“举非其人”,贬为荆州长史。
开元二十八年(740),张九龄因病在韶州曲江逝世。初,安禄山讨奚、契丹,战败,被执送京师。九龄主张按军法处以极刑,玄宗不从。
在他死后,曾被其预断为“必反”的安禄山卒掀起了“安史之乱”,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“全盛”走向没落。唐玄宗奔蜀,因追思张九龄的卓见而痛悔不已,遣使至曲江祭九龄。
成就
张九龄诗歌成就颇高,独具“雅正冲淡”的神韵,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,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。九龄才思敏捷,文章高雅,诗意超逸,其《感遇》、《望月怀远》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。有《曲江集》二十卷传世。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,情致深婉,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。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。
- 卷四十九·张九龄的诗
- 卷四十八·张九龄的诗
- 张九龄的诗
- 照镜见白发
- 望月怀古
- 答陆澧
- 感遇·江南有丹桔
- 感遇·幽人归独卧
- 感遇·兰叶春葳蕤
- 感遇·孤鸿海上来
- 望月怀远
- 别乡人南还
- 尝与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诣一所林沼尤胜…以咏其事
- 晨出郡舍林下
-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
-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称其美夏首获赏果…故有此咏
- 敕赐宁王池宴
- 酬宋使君见诒
- 酬宋使君见赠之作
- 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
- 酬王六寒朝见诒
-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
-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
-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
- 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
-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
- 初发道中寄远
-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
- 初发江陵有怀
- 初发曲江溪中
- 初秋忆金均两弟
- 初入湘中有喜
- 春江晚景
- 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
- 答陈拾遗赠竹簪
- 答太常靳博士见赠一绝
- 当涂界寄裴宣州
- 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
- 登城楼望西山作
- 登古阳云台
- 登荆州城楼
-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
- 登郡城南楼
- 登乐游原春望书怀
- 登临沮楼
- 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
- 登襄阳岘山
- 登总持寺阁
- 东湖临泛饯王司马
-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…有此作
-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
- 二弟宰邑南海,见群雁南飞,因成咏以寄
-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
-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
-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
-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
-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
-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
-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
-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
-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
-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
-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
- 奉和圣制龙池篇_天启神龙生
-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
- 奉和圣制瑞雪篇
-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
-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
-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
-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
-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
-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
- 奉和圣制温泉歌
- 奉和圣制喜雨
-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
- 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
-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
-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
-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
- 奉和圣制烛龙斋祭
- 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
- 赴使泷峡
- 赋得自君之出矣
- 感遇十二首
- 高斋闲望言怀
- 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
-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
-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
-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
- 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 (唐·张九龄·望月怀远)
-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
- 和崔尚书喜雨
-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
-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
- 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…因命仆继作
- 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…官僚乡国亲故(后缺)
- 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
-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
- 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
-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
-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
-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
- 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
- 横吹曲辞·折杨柳_纤纤折杨柳
- 洪州西山祈雨,是日辄应,因赋诗言事
-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
-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
- 剪彩
- 饯陈学士还江南同用征字
- 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
- 饯王尚书出边
-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
- 江上_长林何缭绕
-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
- 江上遇疾风
- 将发还乡示诸弟
- 将至岳阳有怀赵二
-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
- 荆州作二首
- 九月九日登龙山
- 郡江南上别孙侍御
- 郡内闲斋
-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
-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列而返…所羡遂赋以诗
- 耒阳溪夜行
-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
-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
- 林亭咏
- 林亭寓言
- 临泛东湖(时任洪州)
- 龙门旬宴得月字韵
- 旅宿淮阳亭口号(一作宋之问诗)
- 眉州康司马挽歌词
- 南还湘水言怀
-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
- 南郊太尉酌献武舞作凯安之乐
-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
- 南山下旧居闲放
- 南阳道中作
-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
- 彭蠡湖上
- 秋怀
-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
- 秋夕望月
-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
- 三月三日登龙山
-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
- 商洛山行怀古
- 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
- 使还都湘东作
- 使还湘水
- 使至广州
-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,尝卜居焉,荆州卧病有怀此地
- 思君如满月,夜夜减清辉。 (唐·张九龄·赋得自君之
- 送窦校书见饯得云中辨江树
- 送广州周判官
- 送使广州
- 送苏主簿赴偃师
- 送宛句赵少府
- 送韦城李少府
- 送杨道士往天台
- 送杨府李功曹
- 送姚评事入蜀各赋一物得卜肆
- 送赵都护赴安西
-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
- 岁初巡属县,登高安南楼言怀
- 题画山水障
- 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
- 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,及为郡尝积恋,因赋诗焉
- 听筝_端居正无绪
- 庭梅咏
- 通化门外送别
-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
- 晚霁登王六东阁
- 晚憩王少府东阁
- 巫山高_巫山与天近
-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
- 西江夜行
- 溪行寄王震
- 戏题春意
-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
- 湘中作
- 叙怀二首
- 巡按自漓水南行
- 巡属县道中作
-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观其封域多是楚时诸王…尽知之
- 咏史
- 咏燕_海燕何微眇
- 与弟游家园
- 与生公寻幽居处
- 与生公游石窟山
-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…以此篇答焉
-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…遂赋二章
- 杂诗五首
- 在洪州答綦毋学士
- 在郡秋怀二首
- 赠澧阳韦明府
- 折杨柳_纤纤折杨柳
- 浈阳峡
- 自彭蠡湖初入江
- 自始兴溪夜上赴岭
- 自湘水南行
-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